這些天徐氏就一直在琢磨這個。
朱高熾的世子之位是先皇冊的,這個任誰也沒法推翻。
朱高煦跟朱高燧不滿也就不滿了,主要也是對先皇的不滿。
王位這個,徐氏覺得無論從哪方麵來說,朱高熾雖有不足,但也是基本勝任的。
打小朱高熾就是個會做人的世子。
除了不討朱棣的歡心之外,朱高熾在他爺爺跟燕王府的官員這裡,很有分量。
但兩個小兒子也是親骨肉,不適合掌著王府,徐氏就想著讓他們生活無憂。
所以徐氏對兩個兒子是有補償的。
主要就是將來等徐氏跟朱棣都不在了,分府以後的錢銀方麵的補貼。
隻要他們好好經營,三代之內,絕不至於困窘。
在朱高熾娶妻之前,徐氏跟朱棣把三兄弟都招到跟前安排完了,大家也都認可了。
隻是嘴皮子上,三兄弟還是會打打架,互相看不上彼此。
也就是張欣嫁進來以後,看到的三兄弟的相處模式。
至於朱高熾這邊,徐氏原本想著朱高熾偏文治,將來當鎮守邊防的王爺,在武功這方麵差了。
所以早早就把朱瞻基養到了膝下。
從周歲起就開始給朱瞻基泡藥澡,等底子打好了,再請厲害的師傅來教。
一個武功上佳的世孫,就是她給朱高熾加上的籌碼。
隻要朱瞻基長大了,就能幫著長子把位置坐住,坐穩。
長子長媳把封地經營好了,將來孫子當了王爺,也會很穩當。
文治方麵道衍和尚願意教,朱瞻基學學那更好。
文武雙全,將來不至於被人坑了都不知道。
隻是事情發展到現在。
情勢變了,朱高熾這條線上已經不單單是王爺世子世孫,而是皇帝太子皇太孫。
朱棣反攻就是因為文臣的心眼子算計到皇家的身上來了,按徐氏對朱棣的了解,朱棣是極反感慣於文治的那些人的。
這父子之間的矛盾遲早是會有的。
把父子的身份一去,那就是皇帝跟太子的矛盾。
太容易被人趁虛而入了。
老男人的糊塗勁,先皇已經展現無遺。
徐氏覺得朱棣終有一天也會像先皇那般多疑多思。
到時候,彆人不挑撥,朱棣自己都能折騰出事來。
她跟朱棣也不知道哪一個先走。
萬一她先走了,朱棣要是突然又看朱高熾不順眼了,誰知道他能乾啥?
為了三個兒子好好活著,壽終正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