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張三那麼乾。半價收,高價賣。他的做法已經很好。”
朱瞻基略猶豫,還是答了。
“不虧心?”
朱高熾有點震驚。
“不虧心,我沒跟老百姓一樣生活過,不知道老百姓活著要多少錢。半價僅僅夠他們活著還會繼續種香蕈的話,就半價。要是多了,我還會再壓價。”
朱瞻基猶豫的點不是這事該不該做。
而是半價跟農戶強行采買以後,還有沒有人能繼續種香蕈,讓他繼續掙錢。
“。。。。我竟無言以對。”
朱高熾隻想望天。
“你覺得,他做得對?”
朱棣坐直起來,也認真了起來。
“對於張三本人。他做得合適。也算是對。”
朱瞻基點頭。
“為什麼對,怎麼對?仔細說說?”
徐氏微笑。
自己養出來的娃,兒子當年需要藏拙,所以腹黑,孫子現在不用藏著,直接心黑。
挺好。
“是,奶奶,前幾天奶奶不是給我講過商鞅的《商君書》裡麵的馭民之術。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五者若不靈,殺之。”
朱瞻覺得,張三一個地頭蛇,深諳如何馭民。所以人家是地頭蛇,人家掙到了錢。
商鞅馭民之術,每一條徐氏都給他細細的講過。
一、愚民:君權神授,使民愚昧無知,唯命是從。
二、弱民:國強民弱,輕賞重罰。
三、疲民:為民尋事,疲於奔命,使民無暇顧及他事。
四、辱民:失之尊嚴,唆之相互檢舉揭發。
五、貧民:除了生活必須,剝奪餘銀餘財,使人窮誌短。
張三起碼就用了其中三種——愚民,弱民,疲民,貧民。
作為地頭蛇,有大行商到他的地盤上采買。
——他不可能不知道。
大行商海通過衙門發布的采買消息,那就是衙門有人
——他不能直接硬來。
即便大行商許下高價,價格還相當誘人。
——他沒有下手硬摻和進去從中謀利的意思。
他懂有些農戶心裡的惡跟愚昧,隻坐等著這份惡跟愚昧發酵,並適時的添油加火。這就是第一步——愚民。
讓大家著他的節奏,一次一次的挑戰大行商的底線。
最後再由送幾百斤香蕈的刁民李四,徹底攪黃了這單買賣。
緊接著就是弱民跟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