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樂十年,十月。
朱棣南巡之後。
朱高熾跟張欣的鬆快日子過了沒幾天,又重新恢複了忙碌。
因為每隔幾天,朱高熾就能收到朱棣派人送回來的八百裡快件。
全都是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的責令全國整改查檢。
這次的出巡,名義上是南巡。
跟朝臣說的也是南巡,
皇帝的禦駕從京城出發的時候,也是往南邊走的。
可實際上隻不過是虛晃一槍。
兵權一直在朱棣跟朱高熾的手裡。
無論京城也好京師也好,實際上,朱高熾悄悄的調動兩千兵馬這樣的事,夾雜在出巡安排裡,穩穩當當的,沒有朝臣發現。
南巡的幾萬人按著原定路線緩慢前行,朱棣則是帶著徐氏跟兩千親軍騎馬北上去了寧夏。
寧夏,甘肅,大同,還有遼東這些地方,因著都在邊境線上,一直都是駐兵防守的重鎮,朱棣早就下令讓邊將建設大小屯堡為守備。
屯堡顧名思義,就是屯糧跟堡壘的作用,守備則是防守跟準備的意思。
屯堡主要就是起的防守的作用。
一旦有外敵犯邊,可以讓人畜儘數進入屯堡,將損失降到最低,而且隻要能固守幾日,附近的邊軍就能夠馳援。
但這個屯堡的命令下去以後,就遲遲沒有邊將奏報完成。
這次朱棣親自去看。
果然沒有。
大家都沒將這個當回事,畢竟朱棣要求的不是一個兩個,而是能夠守護相望的一堆,在目前還算太平的情況下,大家不願意費這事。
於是,朱棣來信巴拉巴拉把朱高熾一頓罵。
朱高熾隻能命行在兵部、都察院遣官檢視各地屯堡建設。
命令剛剛發下去沒多久。
朱棣的信又來了。
這次是關於養馬的事。
永樂初年年間,北京各衛所孳生的戰馬全部分散在民間由民代養,養馬者可以依例減免稅糧。
十五丁以下養一匹馬,十五丁以上養二匹馬。因犯罪被發配的,七戶養一匹馬,其罪則可消除而成為良民。
這個詔令不是強製的,但條件給的不錯,無論軍戶還是民戶都可以養,且買賣自由,還能免罪變良。
於是從京城往北,無論寧夏還是甘肅都有很多人自發養馬。
到了這會,馬多了起來。馬的價格也掉了下來。
朱棣原本以為這是好事。
可他在馬市裡逛了一圈,就發現全是劣馬,一匹好的沒有。
讓人去查,才發現,不是沒有好馬,是郡縣官吏跟有錢有勢的人壓價買走了,還有一些地方連錢都不給,打著征用的名義強奪民馬的。
隻有人家不要的劣馬才能在馬市裡看到。
把朱棣氣了個倒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