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比上輩子確實健康了許多。可朱棣跟徐氏也一樣啊,張欣覺得,朱高熾沒那個時間廣開後宮。
就算開了也不打緊。
朱瞻基已經長成了。
而且,朱瞻基還掌軍。
“不說娘的事了。朝鮮降了?”
張欣不打算讓朱瞻基繼續說這個話題了,本來也不值得一提。
“嗯,降了。”
朱瞻基悶悶地回道。
“打起精神來,你好,娘就好,想太多無用。跟娘說說,怎麼打的,全打下來了?”
“好,兒子會很好。”
朱瞻基打起精神,巨細無遺的給張欣講了拿下朝鮮的經過。
不過,也不算是全部拿下。
隻拿了接壤遼東的那部分,也就是原來屬於大明朝的那部分,大概是朝鮮國的二分之一的樣子。
拿得有點曲折,但是非常的名正言順。
真說起來,跟朱棣的任性有很大的關係。
最早那會。
洪武二十一年,朝鮮還不是朝鮮,而是高麗。
高麗一向親近前元,之前也一直接受的是前元的統治。
先帝就派特使要求當時的高麗歸還偷摸侵占的遼東開元路。
高麗重臣崔瑩借此開戰,派李成桂出兵入侵遼東。
但這趟入侵,並不順利。
李成桂調轉槍頭,發動兵變,推翻了高麗禑王的統治,立王禑之子王昌為王。
後來王昌不老實,李成桂將王禑和王昌處死立了王瑤為王。
最後更是直接把王瑤流放到原州,自己稱王。
他一稱王,就立刻跑來抱明朝的大腿。
還擬了國號“朝鮮”跟“和寧”讓先帝裁定。
先帝選了“朝鮮”賜封了下去,這才有了現在的朝鮮國。
從此李成桂以“權知朝鮮國事”的頭銜向明朝上表,朝貢,俯首稱臣。
有了明朝撐腰,王家沒有翻起任何的浪花,高麗王朝徹底沒了複辟的可能。
到了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立幼子李芳碩為世子。
在稱王過程中出力最多的五子李芳遠自然是不服的。
於是在洪武三十一年,率兵衝入王宮景福宮,亂刀斬殺了世子李芳碩。
李成桂當即退位並將王位讓給二子李芳果,自己連夜出奔躲回老家鹹興。
可惜的是,二子李芳果也同樣沒坐穩位置。後來還有四子李芳乾也被李芳遠遠遠的流放了。
在洪武三十三年,也就是朱棣靖難成功這一年,李成桂被幽禁在昌德宮,李芳遠成功奪位。
在永樂元年,李芳遠派使節過來請封國王誥命,及親王爵的九章冕服。
但朱棣不批,隻給了一些七章服。
即便他跟李芳遠的私交不錯,但他也始終沒有賜封李芳遠。
從理論上來說。
李芳遠依舊是個權知朝鮮國事,而不是朝鮮國王。
而朝鮮國,連個藩屬國都算不上。
朱瞻基到了那邊,第一時間就把全部的兵都開到了鐵嶺衛。
然後,讓人潛入昌德宮,聯係上了到現在已經被幽禁十年的李成桂。
【小科普:鐵嶺衛,公元1388年,明朝為取代元朝開元路設置的衛所。管轄區為今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東北部。】
喜歡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