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樂十二年,七月。
“人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
又一個揭了招募告示進宮來給張欣看眼睛的老大夫,被小內侍送出大廳以後,徐氏頹喪至極。
“怎麼就能想這麼多?”
朱棣看不過眼。
“我也想如皇上這般啊——”
徐氏抬眼,看朱棣,又低頭。
“我哪般了!!??”
朱棣聽出了言外之意。
“沒哪般,說吧,朝上又是什麼事讓你黑著臉回來了。”
徐氏換話題。
朱棣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態,她是相當佩服的。
不過,誇誇不能常用,男人才能好用。
“沒啥事,就是黑著臉他們能少找事。”
朱棣勉強扯咧了咧嘴角。
“可皇上這今天這少找事的臉格外黑。”
徐氏不信。
“知我者非皇後莫屬啊!”
朱棣端起茶壺痛飲了一大口,才扁著嘴跟徐氏抱怨。
朱高熾決定了要帶張欣求醫以後,就把自己手頭的事情陸續收尾。
朝臣找朱高熾,朱高熾也讓他們直接找朱棣,找朱瞻基。
朱瞻基年輕,朝臣們不找他。
朱棣隻能直麵朝臣的一些這那那這的當麵訴求。
無形中,朱棣跟朝臣之間就少了一個緩衝的餘地,最近做事情不算很順。
另外一個,朱棣對朝臣的言外之意甚至是一些深坑並不敏感,
現在朝臣當朝讓他做決斷,他還真不敢貿貿然就斷了。
所以,最近他上朝上得有點鬱悶。
“這會,終於知道你兒子的好了吧。”
徐氏頗有一種替朱高熾揚眉吐氣之感。
“我哪不知道,隻是不想去問他,讓他得意罷了!”
朱棣嘴硬。
“行吧,那皇上就讓我得意一下好了。”
徐氏一笑起身,牽著朱棣往外走。
她哪裡不知道朱棣其實是心軟,想讓朱高熾多陪伴張欣。
正好她也需要換換心情,聽聽國家大事挺適合。
“哦。今日朝中三件事。”
朱棣知道徐氏懂,也不說破,反手拉著徐氏,兩個人就出了院門就往他們最喜歡的小溪邊溜達了過去。
邊走朱棣就邊跟徐氏說朝上不好決斷的事。
第一件是,安定王桑兒加失夾進京謝罪,朝臣意思是泱泱大國,要有氣度,讓朱棣赦免。
朱棣心裡其實不願意。
第二件呢,是關於“代官養馬”的馬政,要不要繼續。
目前是兵部尚書李慶請繼續,而楊士奇反對。朱棣覺得,這裡像是有坑。
第三件,楊士奇奏請更定科舉名額。
這一條,朱棣幾乎可以說毫無頭緒。
“安定王謝罪,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