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深情地凝視著對方的眼眸,輕輕訴說著內心深處那如火焰般熾熱的愛意。
短暫而甜蜜的交流過後,他們默契地將話題轉向了楊明汐剛才寫寫畫畫所關注的事務之上。
陸錦棠湊近,目光首先落在了楊明汐寫下的第一條事項上——“提供足夠的糧草和銀錢”。
楊明汐見狀微微一笑,解釋道:“這可是我最先想到的重中之重呢!不過關於具體的花銷數目,我還不太清楚,得靠你來給我詳細講講啦。”
說罷,微笑著地看著陸錦棠。
陸錦棠欣然一笑,優雅地坐下身來,伸手取過一旁的紙筆。
隻見他微微思索片刻後,便開始邊寫邊說道:
“咱們先來說說這糧草方麵吧。每個士兵每日需一升五合雜糧,如此算下來,一個月便是四鬥五升糧。
至於馬匹嘛,它們每天則需要三升精料,這精料與士兵們所食用的並無二致;另外再加上一束乾草,大概相當於十分之一石。
這樣一來,一匹馬一個月就得消耗九鬥糧以及三石草。
以一萬軍隊為例,假設戰馬和馱馬總計五千匹,那麼人員所需的糧食便是4500石,馬匹的食量則為4500石糧食加
石乾草。
也就是說,每個月光是在糧草一項上的耗費,就高達
石之多,其中糧食大約有9000石,乾草
石左右呢。”
楊明汐聽得一頭霧水,都忘記古代的計數單位是石,而不是自己熟悉的斤。
“那一石是有多少斤呢?”
楊明汐問道。
“一石差不多就是100斤。”
陸錦棠拿筆在楊明汐的本子上麵寫下來:一萬軍隊斤糧食,就是90萬斤糧食,150萬斤草料。
楊明汐接過筆去,寫下來:每畝水田700斤大米,800斤稻杆,每年按照三次計算,那就是2100斤大米,2400斤草料。那就是500畝一年的產量就是105萬斤大米,120萬斤草料。
旱地種植玉米,玉米畝產1500斤,玉米杆畝產4000斤,每年按照三季收割,那就是玉米4500斤,玉米杆斤。
那就是將士的糧食大米和玉米2:1,馬匹的精糧都是玉米,大米和玉米的杆子正好夠草料。
兩人在那裡寫寫畫畫,計算一下大概要多少水田,才夠多少士兵吃一年的量。
楊明汐暗自思忖著,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行。
畢竟接下來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去處理和規劃。
兩人緊接著開始討論第二個關鍵要素——銀錢。
隻見陸錦棠毫不猶豫地將這一項輕輕一劃而過,隨後條理清晰地說道:
“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們手中的銀錢主要用途有四個方麵,分彆是購買糧食、支付看病費用、購置衣物以及發放軍餉。
而你之前已經把其他幾項單獨列出來詳細說明了,那麼現在咱們著重探討一下軍餉這塊兒。”
陸錦棠頓了頓,接著說:“經過我的初步估算,如果按照每人每月200文的標準來發放軍餉,那麼一年下來每個人就是2400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