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軲轆碾過結冰的官道,發出吱呀聲響。
楊明汐摸著微微隆起的小腹,望著車窗外呼嘯而過的枯樹,心中暗自思量:這突然冒出的\"楊家族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而北啟兵器的出現,又是否預示著更大的陰謀?
其實,所有的事情都有先兆。
臘八剛過,長山村的村民收完今年的最後一茬水稻,剛準備過年的時候,平靜的日子很快被打破。
小年那日,一隊官兵突然闖進村子,為首的是新雲府知府的師爺。
\"楊明洋,有人舉報你私通亂黨,囤積糧草!\"師爺抖開公文,眼中帶著算計,\"知府大人有令,即刻查封楊家產業!\"
楊明洋握緊腰間的佩刀,強壓怒火:\"師爺莫要血口噴人!我楊家向來奉公守法,這是皇上親批的均田令試點...\"
\"哼,皇上遠在京城,哪管得了你這小小山村!\"師爺一揮手,官兵們便要往糧倉衝去。
千鈞一發之際,一聲清亮的馬嘶聲響起。
二十餘騎黑衣人馬疾馳而來,為首的女子摘下鬥笠,正是楊明汐的心腹侍衛長阿硯。
\"住手!\"她亮出金牌,冷聲道,\"這是驃騎將軍夫人親衛隊,誰敢動楊家分毫!\"
師爺臉色驟變,看著金牌上的蟠龍紋,額頭滲出冷汗:\"這...這必定是誤會...\"
\"誤會?\"阿硯翻身下馬,劍指師爺,\"楊家人為朝廷墾荒種糧,你卻顛倒黑白。來人,把這些人押回京城,交給刑部!\"
當晚,楊家老宅燈火通明。
阿硯將一封信遞給楊明洋:\"當家的,姑娘早有預料。她說京城局勢複雜,樹大招風,讓你們務必小心。\"
信中,楊明汐詳細分析了朝堂局勢。
原來,她在推行西北水利時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那些被斷了財路的權貴,開始從她的家人下手。
\"二哥,務必守住長山村。這裡是我們的根基,也是製衡朝堂的關鍵。\"信的最後,她寫道,\"等孩子出生,我便親自回來。\"
楊明洋將信投入火盆,眼中閃過決然。
他叫來村中各族的族長,連夜商議防禦之事。
萬大丫默默收拾行囊,將家中最珍貴的地契、賬本縫進棉衣夾層:\"我帶孩子去京城找阿汐,這裡就交給你了。\"
次日清晨,萬大丫帶著孩子踏上馬車。望著漸漸遠去的身影,楊明洋握緊手中長劍。
村口的老槐樹下,他召集起全村青壯:\"楊家的人,從不怕事!長山村的人,更不怕事!今日起,輪流值守,若有異動,立刻敲響銅鑼!\"
然而,喜悅未散,阿硯匆匆趕來:\"二公子,長山村出事了!朝廷派了新的官員接管均田令,還說要徹查楊家謀反一案!\"
楊明洋猛地站起,\"備車!我去一趟清水縣!\"
他眼中燃起熊熊怒火,\"敢動我的家人,動我的根基,我定要他們付出代價!\"
馬疾馳在雪路上,楊明洋想著自家兒子和萬大丫離開的身影,低聲呢喃:\"長守,你看這天下,看似太平,實則暗流洶湧。但彆怕,爹爹會為你,為楊家,殺出一條康莊大道。\"
遠處,長山村的炊煙嫋嫋升起,卻不知,一場更大的風暴,正裹挾著血雨腥風,朝著這裡,朝著整個南陵國,呼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