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新兵哪裡懟得過食堂的打飯大娘。
他多嘴一句的代價,就是非但沒有多打到肉,反而帶著滿滿一勺板栗離開。
這新兵隻覺得心塞。
好在秦妙妙看不過去,分了他兩塊,這小子總算覺得心裡沒有那麼難受了。
等到眾人來到食堂桌子上的時候。
起先。
大家都沒有說話。
不約而同的,他們選擇埋頭苦吃起來。
還彆說,大白豬的口感……真的跟傳統本地的黑豬肉不一樣。
如果秦妙妙單純用後世的眼光來看,那肯定是黑豬肉吃的更香,更有豬肉味。
但是,就她在末世中生存的經驗,以及結合這個年代的生存環境來看,無疑是大白豬更受歡迎。
這其中,不僅僅是因為大白豬長膘的速度更快,更是因為大白豬中,肥肉更多。
這年頭,普遍缺衣少食,很少吃到油水。
相比起富有嚼勁,但同時也會略顯乾巴的瘦肉,那肯定還是肥肉更加好吃。
更彆說,就算是軍區食堂做飯,也不是各種調料都齊全,尤其是豆油之類的玩意兒,更是缺少。
哪一次做大鍋飯,不是斟酌再斟酌,克製再克製。
就連馬師傅想要吃好吃的,都得動用自己攢下來的庫存。
一時之間。
吃飯的氛圍極好。
等到狼吞虎咽,吃了差不多有八分飽以後,才有人抬起頭,一臉饜足地開口道:
“這豬肉真香!一口咬下去,簡直滿嘴流油。難怪我聽說,以前國外打仗的時候,人家就是用這種豬做成罐頭,出口到好多國家去。”
旁邊有人順勢就接茬道:
“可不就是嗎?人洋鬼子,就喜歡吃這樣的大白豬。不過真要說起來,我還是覺得,咱們的黑豬肉也不差!總有一天,咱們的東西,也能出口到國外。”
這話一說,大家都樂了。
在這個百廢待興的時代,華國的外彙太過缺乏,出口的東西更是少之又少。
甚至有的時候,國內緊缺的大豆,為了賺取外彙,也隻能出口國外。
這也是為什麼,當秦女士出現在國內的時候,上頭會這麼關注和嚴肅對待。
當然……鐘宥為被“牽連”這個事情,真要說起來可就複雜多了。
甚至結合今後的趨勢,這事兒究竟是牽連還是彆的,也得打一個問號。
也因著這個話題,大家趁著眼下氛圍正好,整個食堂內,就一並討論起有關祖國未來的事情。
伴隨著談論聲不斷響起,各種暢想簡直漫無邊際。
隻不過,在秦妙妙聽到後,卻忍不住失笑。
有人見狀,就忍不住問秦妙妙:
“秦醫生,你不說話就算了,又為什麼笑?難不成,是我們想的太美了?”
說這話的時候,大家忍不住都將目光放在秦妙妙的身上。
隻因為秦妙妙的親媽,可是香江的秦女士。
要說軍區除了那些個大領導以外,誰最有正規途徑,接觸外邊的世界,那隻能說是秦妙妙本人了。
是故,秦妙妙的想法,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和評判標準。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