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啥東西啊,我們小暖給媽媽出出主意唄?”柳翠芸笑著看向女兒,輕聲和她說著話,隻當她小孩子隨意的想法。
富暖看出柳翠芸並沒把她的話當真,於是坐直身體,認真的說道:“媽媽,你可以做頭花啊,就是紮頭發用的,碎布頭就能做,不僅年輕漂亮的姐姐可以戴,像媽媽這樣漂亮的阿姨也可以戴呢。
我們可以賣給周圍的姐姐阿姨,還可以拿到集市上去賣,要是能放到供銷社代賣就更好了。”
柳翠芸開始還沒在意,可是隨著富暖越說越多,她也認真的聽起來,覺得富暖的想法可行性很大。
愛美的確是女人的天性,就拿自己來說吧,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也還是喜歡簡單的打扮自己,更彆說那些年輕的姑娘了。
看著柳翠芸思考的表情,富暖知道她是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她決定打鐵趁熱,起身跑向屋裡。
找到紙筆快速的畫出了幾個發圈的圖形,有後世最常見的大腸發圈,大小各異,有的是素圈,有的帶裝飾,線條簡單明了,隻要是縫紉的人,基本看了就會做。
當柳翠芸看到富暖畫的發圈圖形,感到十分驚訝,女兒才六歲呀,居然能畫出這麼多東西,最主要的是她哪來的那麼想法呢,於是看向女兒道:“暖暖,你啥時候學會畫畫的,咋想到發圈這樣的東西的?”
富暖轉了轉她那黑溜溜的大眼睛,心裡想著總不能告訴媽媽自己重生了吧。
先不說媽媽信不信這樣的說法,萬一媽媽以為自己精神出問題怎麼辦?
於是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道:“我看您老用手絹紮頭發,看著挺好看的,就是手絹紮的不牢靠,老是鬆掉,就想著如果換成有鬆緊的發圈,是不是就不會鬆掉了?”
柳翠芸知道這個小女聰明機靈,卻沒想到她的觀察力也這麼強。
內心既驚訝又驚喜,抱著富暖親了一下她白嫩肉嘟的臉頰,高興的說道:“我們小暖真聰明,真是咱家的小福寶!”柳翠芸說這話並不是誇張,是有先例可循的。
沒生富暖之前,轟轟烈烈的計劃生育就開始了。
為了防止超生,村裡的婦女主任隔三差五就會去已婚的人家抽查,一旦發現誰懷二胎了,立馬就會拉著你去醫院流掉。
那時關於計劃生育的宣傳語有“該紮不紮,房倒屋塌”、“一對夫妻一個孩”、“引下來,流下來,就是不能生下來”等。
好多婦女都被拉去做絕育,但是也有漏網之魚,這其中就包括富暖。
富暖是踩著計劃生育的時間線意外到來的,當時富建國夫妻已經有兒子富安了,也沒想著再多生幾個,一切隨緣就好。
在富安三歲那年,柳翠芸再次懷孕,本來是件高興的事,不管這胎是男是女,兩個孩子總歸是個伴,老話講多子多福,尤其是在農村,多個孩子就是多增加一個勞動力。
不成想,柳翠芸剛懷孕一個多月,計劃生育就開始了,還好有前三個月瞞著不說的說法,除了富柳兩家,外人一概不知。
為了躲避村裡的搜查,富建國決定在鋼廠附近租房子,讓柳翠芸搬過去,保住肚子裡的孩子。
對外人的說法是柳翠芸去照顧富建國的生活起居,大兒子富安則留給爺爺奶奶照看。
富暖出生後不久,富建國就漲工資了,半年後還升了班長,工資再次上調。
富暖三歲的時候,富建國和柳翠芸拿出自己的積蓄,又和關係較好的同事借了一些,買下了現在的房子。
直到現在,他們不僅有了自己的房子,手裡還有一些積蓄,所以富建國常說富暖是福寶,女兒的到來,讓他們家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富暖想既然爸媽都說自己是福寶,那她絕對不能辜負爸媽的信任,一定將這份福運貫徹到底,加快全家致富的速度。
柳翠芸也是個行動派,說乾就乾,她找了一些平時攢下來的布頭、皮筋,打開縫紉機就做起了發圈。
發圈本身就是小巧的飾品,沒幾分鐘就做好了一個。她拿著發圈給富暖看,富暖眼前一亮,這發圈和後世的幾乎沒什麼區彆,老媽這手藝真是沒得說。
“媽媽,您用這個發圈紮頭發試試效果。”富暖說道。
柳翠芸聽了富暖的話,起身走到走廊,對著鏡子梳理頭發,然後用棗紅色的發圈紮了兩圈,一個簡單的低馬尾就紮好了,“這發圈真好用,紮的特彆緊實。”柳翠芸轉身對富暖說道。
“嗯,褶皺的發圈就像花兒一樣,棗紅色的花朵,襯的媽媽的皮膚更白了,媽媽真好看!”富暖伸出小手比了個大拇哥,笑眯眯的說道。
柳翠芸抱起女兒,母女倆臉貼著臉,“媽媽一會也給暖暖做一對小小的發圈,紮兩個可愛的小揪揪。”
屋外傳來大鐵門吱呀的聲音,柳翠芸抬頭看向窗外,是丈夫富建國和兒子富安回來了。
看向門框上的時鐘,已經五點鐘了,心想時間過得可真快,再看旁邊凳子上的竹笸籮裡,已經裝滿了各式花樣的發圈,大大小小差不多有五十條,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