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建國帶人走進客廳,見柳翠芸在收拾碗筷,趕忙上前幫著一起收拾,笑著說:“咱閨女這是剛起床沒多久吧?”
柳翠芸雖然不認識中年男人,但也招呼著讓人先坐,又對富建國說道:“你咋這個時候回來?”
“小軍帶這位大哥過來拿貨,他還要擺攤就先回了,正好我這會兒不忙,就回來了。”富建國道。
在回來的路上,富建國了解到這位中年人名叫鐘誌國,京市人,是做個體生意的,來東北這邊辦事,剛好路過平市。
在百貨大樓附近看到王小軍攤位上的發圈很感興趣,兩人一番交談,便找到了富建國,這才來到富家。
鐘誌國看向柳翠芸:“你們的發圈的樣式具體有多少種,我能先看看嗎?”
柳翠芸道:“大小型號加起來,有二十多種。”柳翠芸起身走到高低櫃處,打開中間的抽屜,把做樣品用的發圈都拿了出來。
鐘誌國本就是生意人,對商品的敏銳性很強,他沒想到平市會有這樣獨特的東西,看過所有樣品後還能滿意:“你這有多少現貨,如果我拿的多,價格方麵……”
富暖沒想到居然來了個大客戶,她是知道家裡有多少現貨的,這筆買賣做成的話,至少有兩萬多塊錢的收入。
柳翠芸說現在各種發圈加一起,差不多有三萬個,如果都要的話,就在原有單價的基礎上減一分錢。
鐘誌國合計一下,覺得這個價格可以,也沒還價,就說三萬個發圈他都要了。
柳翠芸和富建國帶鐘誌國去倉房驗貨,隨機抽查的那種,因為在打包之前,每一百個發圈為一件,每一大包大概是三千個發圈。
抽查了兩三包,數量都是剛好。鐘誌國臨走前交了一些定金,說剩下的錢他要打電話回去讓人彙款,彙款到了再來取貨。
富建國也一道離開家,直接回廠裡去上班了。柳翠芸回到客廳,看見富暖擺弄著發圈,
一副思考的模樣,問道:“你這是又在琢磨新的花樣嗎?”
“媽媽,我是在想可以讓小軍叔叔幫忙賣發圈,他介紹一個客戶,咱們可以給他提成。”富暖道。
柳翠芸:“這個辦法不錯,他平時去的地方多,接觸的人也多,如果他能幫忙推銷,咱們的發圈也能多賣一些。”
“是呀,這樣爸爸就能輕鬆一些,不用每次休息的時候都出去跑業務了。”富暖道。
柳翠芸笑道:“還是你想的周到,你爸爸要是知道你這麼想著他,肯定很高興。”
富暖:“嘿嘿,賺錢雖然重要,但也要勞逸結合嘛,總不能因為賺錢把爸爸累壞吧。”
這幾天,富暖有些奇怪,感覺周東見了自己就像見到鬼似的,不過這樣也好,隻要他不招惹自己,大家相安無事便好。
中午的時候,富安過來給妹妹送熱好的飯盒,剛好碰到周東拿著飯盒回來,富暖本打給他讓路進教室,誰知他轉身就跑了。富暖想,自己有那麼嚇人嗎?
富安看了一眼,問富暖:“他這幾天沒惹你吧?”
富暖搖搖頭:“沒啊,就是挺奇怪的,看見我就躲著走,你看他剛才跑的比兔子都快。”
“沒欺負就好,快回去吃飯吧,有事就去找我。”富安道。
看著哥哥離開的背影,富暖若有所思,難怪周東老實了,估計和富安有關。富暖想,有哥哥護著的感覺真好!
在學校的日子還是很悠閒的,尤其是學前班,沒什麼學習壓力,就是一群小孩子聚到一起,每天玩玩鬨鬨的。
富暖大多時候都是看著這群小孩子玩鬨,有時也會被張小桐拉著一起玩遊戲,例如老鷹抓小雞、跳格子、扔口袋的遊戲。
富暖雖然覺得幼稚,但偶爾參與其中,也能回味一下童年,感覺自己真的就是小孩子一樣,發自內心的快樂。
日子如小河流水一般緩緩流淌而過,轉眼就到了十一國慶節。
富暖和富安所在的小學放了兩天假,柳翠芸打算帶著兩個孩子回大河村,現在正是秋收的時候,回去也能幫把手。
自從富建國進廠上班後,村裡的地就給兩家的老人侍弄,夫妻倆沒打算要錢的,可是兩家的老人不同意,所以隻象征性的收一些。
富建國的工作是兩班製,所以假期,昨天剛上完夜班,今天有一整天休息的時間,正好可以一起回村,明天還能一起回來。
夫妻倆一人騎一輛車子,柳翠芸的自行車是前段時間買的,平時去供銷社送貨或是去市裡買東西,騎車方便一些,所以就買了這輛永久牌的女士自行車。
柳翠芸的車後座放了一個兒童專用的車座子,用繩子固定好,在放上一個小墊子,富暖坐在上麵剛剛好。
富安是八歲的大孩子,直接坐在富建國的車後座就可以,帶上東西,一家人就出發了。
回村的路上,道兩旁的大地裡,一片忙碌的景象,有的在揮舞鐮刀割苞米杆,有的已經在扒苞米了,這是農民一年之中最忙最累的時候,也是收獲的季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