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微塵見爺爺猶豫,說道:“爺爺,不能賣,現在我們還能過活,但賣了地,隻能給彆人打工,想要吃飽,就得像狗一樣看主人臉色。”
江大貴也隻是猶豫了一瞬,本也不準備答應。
許多人賣了田地,前幾年還能靠著那幾十兩銀子,一家人吃得好,穿得暖。
但這樣的日子等銀子花光就得過上比牛馬更牛馬的日子了。
村裡就有好幾個,剛開始那會兒,春風得意,還主動為劉老爺做說客。
可沒兩年,等銀子花光了,前麵有多風光,後麵就有多慘。
他也沒有那麼短視,隻是聽到孫兒的話,有些震驚。
他萬萬沒想到這個從小不哭不鬨,聽話的乖孫竟然也有這樣的見識。
隻是可惜了,杏花村除了劉老爺家,沒人識字。
就算是村長,雖然認識幾個,但是也不全,半吊子水平。
以前有人請村長教孩子識字,結果有幾個字寫錯了,被劉家人好一頓嘲諷。
讓村長羞得無地自容,從那以後,村長就再也不教孩子識字了。
而他也沒那條件送江微塵去蓮花鎮那間小學堂讀書。
六年來江微塵了解了這個世道,雖然也知道讀書是自己改變命運的一個捷徑,
但他也沒跟父母爺爺提,這是為難他們。
這個時代的文字,還是繁體字,筆畫有些多,而且用毛筆書寫,各種書法都有,更加難認。
雖然江微塵前世上了十多年的學,但不是研究文學史的,沒有人教,他還真認不全。
但江微塵也不急,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讀書是唯一可以改變命運的一條路,
但對於有了後世二十幾年見識的江微塵來說,讀書做官卻不是唯一的路。
但現在他的年齡太小了,而且對這個世界了解得還很有限。
前世雖然也學了曆史,但隻知道大概,曆史著重書寫的也是名人。
而現在他在底層,不是史書上幾句簡單的話也可以概括的。
所以這六年來,他一直在藏拙,除了一些特彆幼稚的行為,彆的小孩怎麼樣,他也怎麼樣,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與眾不同。
富貴人家的神童那才叫神童,像江家這樣的普通百姓,神童的名聲隻會引來彆人的嫉妒。
而江家卻不能提供庇護,所以江微塵一直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東西。
這次要不是看到爺爺猶豫了,他也不會出言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