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林靈素一問,從雙方起源起,論到最後的互相借鑒。
佛門雖駁回了老子化胡說和夷狄教派之說。
但卻在武學傳承這一關陷入劣勢,綜合前麵玄寂被氣暈,劣勢明顯。
玄渡上場隻是挽回其師兄的名聲,化解了其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惡名,但也就僅此而已。
時間有限,玄渡索性另起一問,道:“道門傳承久遠,但為何道門盛而不興,而我佛門傳承雖不及道門久遠,卻盛而又興,後來居上。
這是曆史見證下的事實,亦是天下人的選擇,施主你要違逆大勢嗎?”
台上,江微塵聽到玄渡的話後,看了看那柱快要燃儘的香,笑道:“第一個論題佛門敗了。”
“不一定吧,萬一林靈素不能駁斥呢?”青雲不確定道。
林靈素若不能駁斥,那雙方各自一問,各自都沒能完全駁斥回去,乃是平局。
江微塵搖頭,回道:“玄渡此問雖有一定的道理,佛門確實後來居上,但佛門的弊病太明顯。林靈素準備多時,豈會回答不上來。”
青雲思索一番,也是點了點頭,隨後便聽到場中的林靈素已然做出了回答。
“盛而又興?”林靈素譏諷道:“你怎不問我三武一宗為何滅佛,難道曆史的經驗隻讓你們記住了佛門興起,卻忘了其興起後的結局?”
“天下人的選擇?”林靈素冷笑:“愚弄無知百姓,反倒成了你口中天下人的選擇了,可笑,這就是你所說的盛而又興嗎?”
“且你佛門不是四大皆空,六根清淨嗎?你問出這話之時就證明你六根不淨,內心貪婪於百姓的信仰以及香火供奉。”
“我道門為何盛而不興,隻因道門之人清靜無為,一切隨心、隨緣,不會為了那幾兩香火去愚弄百姓。
就算需要用到錢財,那也是取之有道,或給人治病,或做法事等,絕不像你佛門,打著各種求平安、求子、求財、甚至求來世享福等口號吸引香客。”
事實勝於雄辯,三人一時也無法反駁,甚至連這次論戰都是佛門又起的結果。
而道門盛而不興,隻是他們不廣開山門,不宣揚信仰,本著愛信不信的心態才會如此。
這時,不遠處的黃裳看了看幾近燃儘的香,又征求了趙匡胤的意見後,朗聲道:“時間到,第一個論題道門勝,諸位可有異議?”
一個論題一炷香時間,這是防止雙方無休止的辯論下去。
時間到,那就是處於優勢的一方獲勝,這是規則。
聽到黃裳的話,道門一方麵露喜色,武鬥輸了,總算在文鬥上扳回一點。
佛門之人則是麵色難看,一些僧侶低聲議論,但都知道結果是陛下借黃裳之口宣布,場上局勢也確實是他們佛門處於劣勢一方,遂儘管有意見,也不能提出。
倒是有人埋怨玄渡,他這一問,直接將佛門送入失敗一方。
玄渡無言,隻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
黃裳等候片刻後高聲道:“既然無異議,那就開始第二論題:經文釋義!”
說完,黃裳退下,玄渡之前已然失利,不再開口,林靈素之前已然先行提問,也沒再爭先。
見狀枯榮斟酌一二,說道:“《莊子·外篇·胠篋》有言:夫川竭而穀虛,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枯榮訴說完經文原文後說道:“莊子的意思很明顯,聖人即大盜,聖人盜無形,而小人盜雞狗,是故聖人不應存在,否則大盜不止,天下難平。
可道門莊子,老子等儘皆被道門諸位尊為道門聖人,按照莊子之意,聖人即大盜,那豈不是說如今的“道門”實則為“盜門”。”
枯榮話畢,林靈素看著枯榮,好個老禿驢,問得真刁鑽,若他回答不上來,那道門豈不真成“盜門”,鬨了大笑話。
場下的一眾江湖武夫完全聽不懂枯榮在說什麼。
“聖人是大盜?這種話語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枯榮胡說的吧?”
“聖人盜無形,小人盜雞狗。無形是什麼,你倒是說清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