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他吸收慕容龍城一生經曆而感悟的慈悲意境也開始突飛猛進。
慕容龍城的慈悲是渡化,強行改變他人思想。
他借之領悟的慈悲是仁慈,對弱小平民的仁慈。
他一路走來雖殺戮無數,但對窮苦大眾卻總懷著一份善意。
至尊盟成立之時就定下了規矩,不和百姓爭利益。
此世入夢之身遊曆天下時,也時常行俠仗義,這都是慈悲。
但如今在他心態改變的同時,他領悟了另一種慈悲:天道慈悲!
人道慈悲是鋤強扶弱、是誅惡揚善,而天道慈悲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至公至正的對待一切。
天人交感之下,三年來,他的慈悲意境從初入第二層直接來到了第二層的巔峰。
若慕容龍城當初有這領悟,他絕對不會被願力中的負麵情緒反噬,至少在天人境界之時不會被反噬。
這也算是一個意外之喜吧,又一種意境達到了第二層巔峰。
意境第一層加持攻擊威力、影響他人,意境第二層調動天地之力,那接下來又該如何?
江微塵暫時沒有頭緒,不過看了扶搖子和七情魔尊的對決,他覺得應該是由意境而領悟規則。
沒再多想,江微塵上了華山,天人交感之下,華山的一切都在他的感應之中,可是他並沒有感應到扶搖子的存在。
如今這個時間點,扶搖子應該是在華山隱居的,可他沒在。
這幾年,他遊走各方,也沒聽到扶搖子或者希夷先生的傳說。
就連和趙匡胤下棋對賭華山歸屬的傳說都沒有。
江微塵有了一個猜測,夢界之內,沒有扶搖子這個人,他將自己摘除了。
沒有找到扶搖子,江微塵離開了華山,他隻是想見見故人而已。
沒有找到扶搖子,那這世間值得他拜訪的也就隻有呂祖了。
轉眼又是三年後,江微塵拜訪了許多地方,峨眉山純陽觀,廬山仙人洞等地。
可呂祖雖在這些地方落過腳,但此時卻沒在。
呂祖主張入世修行,民間有俗語“酒色財氣呂洞賓”之說,可見呂祖必然不會如同其它道士一般長居道觀。
呂祖的境界必然已經來到了天人境界,如今雖已兩百多歲,但離兩百四的天壽還有一二十年。
一年後,江南蘇州。
人來人往的街道之上,江微塵抬頭看著鬆鶴樓二樓窗口。
一道骨仙風鶴頂龜背的白衣身影正斜靠在窗口,其鬢發在微風中輕揚,手中拿著一精致酒壺,不時往口中灌上一口。
這人正是自己尋訪多年的呂祖,七十多年過去,其依然還是那般模樣,毫無變化。
樓上獨自飲酒的呂洞賓感覺到了他人的目光注視,低頭看來,隻見一身穿破舊僧袍的老僧立於街道之上。
人群自其身旁而過卻無視其存在,甚至迎麵走來之人明明見前方空無一人,卻不自覺讓開,讓開之後也沒覺得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