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三賢倒吸了一口涼氣,身體也忍不住顫抖起來。
但再想想,書本可是太子爺提供的,裡麵記錄的都是精品,就不信會輸給李北玄。
更何況,現場作詞難上加難,他李北玄真以為自己能七步成詩?
“賢侄,你可以開始了。”姚簡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妞兒,給我滿上!”
李北玄對著贏麗質自信的一挑眉毛。
贏麗質也沒有任何扭捏,走上舞台給他斟了三碗美酒。
有幸見過贏麗質的富商們,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這就是趙姑娘,李大人的未婚妻。”
“我見過他們倆很多次了,我還送過李夫人一塊玉佩嘞。”
“不是……不是說李總旗被皇後娘娘賜婚了嗎?”
“李總旗的官職,可以娶一妻兩妾。”
“就是,妻妾這東西,誰大誰小還不是總旗大人說的算。”
商賈們的議論,
讓那些見過贏麗質的大員們,紛紛陷入沉思,搞不懂是什麼狀況。
三樓,皇後娘娘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搞不懂女兒為何敢出現在舞台上,
她就不怕有損皇家聲譽,就不怕孔府文士指責她不守婦道嗎?
“盧子健堪稱中原文壇絕頂,我是佩服的。”
“但你們三個不行,在我眼裡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七步成詩,乃是小道。今日,李某就告訴你,什麼是北玄鬥酒詩百篇!”
李北玄端起一碗酒,一飲而儘,“稻雲不雨不多黃,蕎麥空花早著霜;已分忍饑度殘歲,更堪歲裡閏添長。”
憫農題材少見,不是因為詩人不會寫,而是大家都很回避現實題材。
能歌頌皇帝,誰會去管饑寒交迫的百姓,誰能理會莊戶們的不幸遭遇呢?
李北玄的這首詩,寫的恰恰是處於饑寒交迫之中的農民生活。
百姓們麵臨災荒不免無可奈何,可偏偏趕上閏年,又添了一層愁苦。
一首詩,寫滿了百姓在極度困窘中的呼號,
也流露了李北玄對農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文字內容,也瞬間點明了題目:憫農!
刹那間,賀蘭齊和洞庭三賢懵逼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