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難免要披荊斬棘。
研發是個漫長又痛苦的過程。
總是要人做出犧牲。
趙匠人命硬,是成功的不二之選。
李北玄也覺得自己的步子邁的太大了。
燧發槍,不能急於一時。
王二柱說得在理,還是先用火繩積攢經驗最為穩妥。
火藥這東西,不僅有大規模的殺傷性,還要有觀賞性。
作為和平使者,李北玄想讓它在這個世界上自由綻放。
贏麗質關注的重點,就是威力最大的能炸死多少異族人。
想成為贏家未來的繼承人,開疆擴土之功是不能少的。
隔三岔五的,贏麗質就會來火器監。
扔幾顆手雷,再放幾炮。
相對於虎樽炮而言,贏麗質更喜歡銅銃。
銅銃類似於狙擊槍,射程遠不說,威力比武朝的牛角床弩還大。
碗口粗的小樹,一炮就能轟倒,打在人的身上可想而知。
轟轟轟!
看著在銅銃基礎上,新研究出來的鷹炮。
贏麗質手癢難耐,讓人填裝火藥和彈丸之後,連續放了三炮。
鷹炮,能連續射擊,是後裝加農炮。
由炮管、炮腹、子炮三個部分組成,每門火炮帶有十顆子炮。
開炮的時候,先把火藥彈丸放進子炮,然後將子炮裝進炮腹,點燃引線對準目標射擊就好。
這種炮射速快、散熱快、容量精準不會發生炸膛事故。
再加上這種炮是鐵製的炮身,就算是出現裂縫,也不影響射擊。
“這個炮簡直就是打騎兵的神器。”贏麗質搓搓手,有些意猶未儘。
“這個炮的威力還是太小了,不適合攻城。”李北玄歎了一口氣。
“口徑做的大一點兒呢?”贏麗質問。
“氣密性不足,炮彈就沒殺傷力了。”李北玄接著解釋道,“這種炮主要是用於海戰的,攻城炮口徑比這個要大很多。按照煉鐵廠現在的技術,雖然能造出來……但太笨重了,實戰的時候不如虎樽炮騎射來得實在。”
“慢慢研究,慢慢探索,不急於一時。”贏麗質眼裡滿是期待,“火藥能把炮彈送上天,那能不能也把人送上天?”
“當然,一炮過去全都上西天。”李北玄回答得一本正經。
“我的意思是……”贏麗質連筆畫帶解釋,“我的意思是人可不可以上天。”
“理論上是可以的。”李北玄頓了頓,“但現在沒工夫弄它,還有一個月就春闈了。”
說道科考,贏麗質滿是激動,“縣試咱們書院大獲全勝,有史以來錄取率最高,春闈有把握嗎?”
“那就看他們三個的本事了。”李北玄略微沉思,“給他們搞一個月的特訓。”
“確定?”贏麗質表示懷疑,“這可是春闈。”
“打天下,治天下,一縣的人才足矣。”李北玄笑道。
他所說的這句話,含金量一直在持續上升。
一個帝國看起來千頭萬緒,
但相對於中原特有的聚堆效應而言,一個縣的人才資源,足以治理這個國家。
上輩子的沛縣,亭長劉邦就是帶著一個縣的人打下了大漢江山。
鳳陽縣的朱元璋,也是帶著一縣的人才開創了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