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車行。
贏麗質聽聞召她金鑾殿麵聖,還是有些心驚膽戰的。
可常塗卻自信滿滿,為贏麗質重新換了一副妝容。
來到了金鑾殿,百官無不駭然。
明眼人心裡都清楚,長樂公主就是趙四小姐。
可偏偏誰都不能去戳破這件事。
雖然在妝容的加持下,容貌有些改變,可身段和氣質是無法改變的。
“民女趙麗質叩見天可汗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禮儀範兒十足,周身散發出來的,也是皇族的貴氣。
可有了前車之鑒,就算是門閥氏族家的走狗,也沒敢站出來揭穿。
畢竟,吳伯符和梅雪笙還關在錦衣衛的詔獄,嘗儘各種刑罰呢。
“免禮平身。”贏世民眼含期待,“和朕說說藍田水師的近況。”
“陛下,藍田水師押運糧草至登萊府,正巧發現海上全都是寶藏。每當到了魚汛期,各種海貨更是不計其數。”
“為此,齊大柱便帶領水師官兵出海捕魚,第一次出海就捕獲了近三十萬斤大黃魚。第二次出海捕撈了近五十萬斤。”
“雖然海水倒灌毀壞了良田房屋,但兩文錢三斤的大黃魚,百姓還是吃得起的。從翟鬆齡、章子平五位大人赴任至今,登萊府沒有餓死一名百姓。”
“李北玄說,靠海貨救災不是什麼長久之計,重要的是讓大家知道,海上資源豐富。陸地上的土豆雖然是高產作物,但百姓的餐桌也要豐富一點兒,吃肉方能讓百姓們更加強壯。”
因為南下便是楚國,所以武朝畏懼大海,認為大海會給江山社稷帶來災難。
可現在,內閣和六部的想法變了,他們決定下南洋,決定開通海上絲綢之路。
一來賺些錢財,二來是訓練一批海上雄師,將來伐魏滅楚之用。
登萊府的災情規模雖然不大,但至少藍田水師去了之後,沒有餓死一人。
這充分說明,李北玄是對的,朝廷的路線也是對的。
“曆朝曆代的漁民出海,也沒有這麼大的收獲,這是為何?”贏世民忍不住問道。
“因為海上有倭奴作亂啊。”贏麗質環視群臣,“有時候啊,海上還不止倭奴,還有海盜呢。”
“……”群臣之中有人露出心虛之色,慌亂地用袖子遮擋自己的臉。
海上官商、士紳、地主相互勾結,他們搶掠商船無惡不作。
每次剿匪的時候,海盜們象征性地抵抗一下,留下部分搶來的物資便遠遁深海。
朝廷的水師自此也和他們有了默契,說是剿匪實則是去海上收保護費了。
自古以來,對開海還是禁海都存在很大的爭議,核心原因就是朝廷和地方分贓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