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貧困區之後,贏世民幾人徹底驚為天人。
原本這裡是一片臟亂差的棚戶區,離著很遠就能聞到讓人作嘔的衝天味道。
可現在,這裡竟然是一排排的磚房,小巷街道更是清掃得一塵不染。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一路走來看到每一坊都有矗立的木杆。
木杆上懸掛三條鐵線,像是蜘蛛網一樣,覆蓋整座縣城。
三條鐵線分彆對應縣衙、司耀署和醫院,不管哪一坊發生事故,隻要撥動相對應的機關,坊址信息就會傳輸到相對應的部門,收到信息後各部門的救援車就會第一時間趕來現場。
“陛下,正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每個月縣衙都會組織一次安全演練,恰好就是今天,臣可以詳細地演示一下。”
“如果真像你所說的那樣,那將是我武朝全民之福啊。”贏世民接連感慨,藍田縣似乎已經變成了武朝的神聖之地。
得到贏世民的稱讚和褒獎,楊昭也是洋洋得意,變成有用之人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預警係統是火器監和楊昭的墨家團隊經過無數次的實驗,聯合建立起來的。
高高的木杆上,裝有整套的滑輪組,大概類似於水井的軲轆。
一邊連接重物,一邊是機關卡扣,隻要鬆動機關,連接重物的一邊就會落下。
上輩子,明末清初的時候,在兩廣一帶的賭坊十分流行。
隨著演練開始,贏世民用手輕輕落下有救護標識的機關。
很快就傳來一陣尖銳的哨子聲,一輛馬車奔馳而來,沿途的百姓紛紛讓出一條道路。
經過長時間的宣傳引導和培訓之後,城中百姓早就習慣了這一切,也知道時間就是生命。
相距七八裡,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事發現場,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再加上消防車、救護車、衝鋒車的辨識度極高,百姓一眼就能認出來,一路走來暢通無阻。
“陛下,武威郡公此舉真大造化,要是能全國普及下去,乃是我武朝又一祥瑞。”張子房微微躬身,對著楊昭豎起了大拇指。
“張相言重了,這都是我姐和李北玄引導有方。”楊昭十分謙虛道,“以前給朝廷添了不少麻煩,幸好在陛下言傳身教之下,也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身為皇親國戚中的一員,也理應為陛下分憂,不負陛下所望。”
哎臥槽!
楊家的禍害,什麼時候這麼會嘮嗑了?
三閣老相互對望心照不宣:這要換作以前,早就邀功請賞了。
三番測試下來,
最吸引人注意的還是衝鋒車,算上車夫正好是五人的戰鬥小組。
車廂內部,除了各種製式武器、急救藥品外,還有關押嫌犯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