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一共考三場,
第一場作詩,以樓蘭為題,寫一首邊塞詩;
第二場以《詩經·東方未明》為題,寫一篇未明求衣賦。
到了第三場,幾乎所有的考生都懵逼了,上麵隻寫了四個字:乾元利貞。
藍田縣的考生們先是一怔,很快就想起來,他們刷過很多關於《易經》的考題。
理論上講,最後一場考試都是以儒家經典為主,很少有使用《易經》為題的。
說人話,就是這道題目很坑。
比如,題目是問你,蒼蠅吃下去,是什麼味道的。
酸苦辣鹹臭,都是不對的,你要說蒼蠅是甜的。
就比如,領導問你工作累不累啊,你再累也要說,跟著領導,再累再苦都是甜的。
乾元利貞,和問你吃蒼蠅什麼味道也差不多。
這道題目說的不是易經的第一卦,也不是說什麼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而是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考生要聯想的是,君王乾練才能治理好朝廷,讓國家處在最佳狀態。六爻時乘表麵上說的是季節交替,實則是皇帝施布仁德才能天下太平。
剩下的就完全要憑借考生的想象,怎麼利用自然規則和堅守天道去歌頌皇帝歌頌朝廷了。
最重要的,這樣的題目你隻有十個小時的時間,寫不出來就隻能交白卷。
簡單說,就是今年秋闈的考題難度增加了。
所有人都知道顏家人喜歡花裡胡哨的文章,出題也是從孔孟、理學裡麵出題。
可偏偏,顏少卿劍走偏鋒,從易經裡麵出題。
當題目擺在眼前,近乎所有的考生都親切地問候了顏少卿的祖宗十八代。
而此時,顏少卿正坐在茶桌前,得意揚揚地品著茶。
想當年,他參加秋闈的時候,出考題的是前吏部尚書趙乾元,他出的考題隻有四個字:守位理財。
這四個字難倒了九成的考生,甚至有一部分人直接交了白卷,因為四書五經裡麵根本就沒出現過類似的話,這句話是先秦皇帝在主張變法的時候說的,大概意思是以守位則安,以理財則富。
不讀先秦史書的人,根本就不懂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苦中苦,不能一個人都吃了。
也應該讓後輩們,知道知道什麼叫作人心險惡。
喝茶的顏少卿,似乎已經看到了考生們抓耳撓腮的模樣。
這可是他從春闈開始,就一直苦思冥想的考題,他自信會有很多人交白卷的。
誠如顏少卿所想,已經有考生把文房四寶扔在了地上,衝出了考棚,指著政務房的方向,跳著腳大罵顏少卿。
又一個就會有第二個,足足有十幾名考生衝出了考棚,說什麼也不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