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崇明府。
位於長江三角洲東端長江口處,屬於衝積島嶼,也是中原第三大島嶼。
自古以來,就有長江門戶的美譽。
最初,崇明島隸屬蘇州府。
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楚國便將這一島之地的行政單獨歸類為府。
島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產富饒,是有名的魚米之鄉。
曆年來,楚國都將其視為海防重鎮,更是成立海巡署,駐軍總兵更是高至正三品。
在與倭寇的交戰中,崇明府水師官兵作戰勇猛,多次重創倭寇。
軍民一體緊密結合,是楚國前哨較為全麵的防禦作戰堡壘,也是楚國少有的能拿得出手的州府了。
武楚兩國在長江沿線打了三場不大不小的水戰,楚國傷亡慘重。
歸結其原因,是他們被孫無須給賣了,孫無須想剔除軍隊的毒瘤,一人獨攬所有軍政大權。
為了感謝贏世民,以議和的方式,把崇明府割讓給了武朝。
由於崇明府是一座軍事要塞,贏世民便委派杜玄齡的兒子杜文建出任崇明府尹,從登萊府抽調羅次元擔任崇明縣令。
杜文建是儒將,主管軍政;羅次元在登萊府進修之後,撈錢是一把好手,故而主管內政。
來到了崇明府才知道江南的水果多麼豐富,那些吃不掉的竟然奢侈到用來喂雞鴨狗豬。
羅次元把握住機會,立刻在崇明府建了一座大型的罐頭廠。
瞬間拉動了崇明府的經濟,也解決了大部分莊戶的就業問題。
大家都是中原人,羅次元還主動見了楚國的蘇州知府。
武朝把崇明府列為自治州府,就算是和蘇州府聯營做生意,也不算是通敵叛國。
再加上蘇州府還要靠崇明守軍抵禦海盜,互惠互利的事情,兩個人也是一拍即合。
然而,讓人奇怪的是,竟然有一船水果罐頭被搶了。
要知道,整個渤海灣以及大部分黃海海域已經沒有海盜了。
他們要麼被登萊艦隊招安,要麼就是被剿滅了,突然又殺出一批海盜,這就讓人十分意外了。
蘇州知府名叫孫無權,是楚國皇帝孫無須的堂弟。
經過孫無權一番詳細的調查後發現,打劫商船的不是海盜,而是琉球國的正規軍。
打劫的理由也很簡單,他想知道誰是在中原正統,他要和中原正統通商。
琉球國在先秦的時候,一直和中原保持緊密的貿易往來,國人大多數都是六國遺民和沿海的逃亡的囚犯,經過幾百年的戰亂之後,這才形成統一的君主製國家。
因為中原遺民居多,所以他們的建築風格也多和先秦相似,甚至是在島上還建有長城。
先秦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後三十年左右,琉球國王親自來中原,請求成為先秦的附屬國,始皇帝一高興,就賜他尚姓,並給予一方國王金印。
自此,琉球國成了海上貿易的中轉站,號稱“萬國津梁”。
但在三家分秦之後,武楚兩國相繼禁海,琉球國的經濟一落千丈。
海上的倭寇幾乎被蕩平了,琉球國王尚可頓喜上眉梢,坐等武楚兩國使節的到來,可左等右等,等得花兒都謝了也不見他們到來,商討通商的事宜。
於是,在尚可頓一怒之下,就派水師遠渡黃海,打劫了武朝的商船。
看著公文,杜玄齡大罵杜文建不成器,藩屬國打劫了宗主國的商船,僅僅是為了重新恢複商路?你讓宗主國的顏麵往哪擱?哪有宗主國屈身藩屬國的道理?
“這個沒用的東西!”杜玄齡氣得直拍桌子,“這要換成李北玄……不,哪怕是換成劉睿,早他娘的打過去了……陛下,嚴辦,必須嚴辦這個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