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高端局的正確打開方式
藍田縣侯爺府。
拓跋奕登門拜訪,李北玄熱切相迎。
“拓跋先生,裡麵請。”
李北玄做足了禮儀,並讓月娥端上來府上最頂級的茶葉。
拓跋奕也沒有矯情,很自然地接受了這一切。
理論上講,兩家人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作為武朝最堅定的反佛鬥士,拓跋奕在京城寸步難行。
很多人生怕和他扯上關係,遭受無辜的牽連。
原本太史令這個官職也輪不到他。
太史令就是掌管全國僧道的。
他本身就反對佛教,視佛教徒為眼中釘肉中刺,他要是掌權還不得大開殺戒?
為了避免給朝廷帶來沒必要的負麵影響,朝中大半數的官吏,都反對拓跋奕做太史令。
是戶部侍郎李道正力排眾議,才讓他如願以償。
用李道正的話來講,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北方剛剛統一,在佛、道等宗教信仰方麵,需要一個有鐵血手腕的人鎮場子。
當年,有人高喊請老秦赴死的口號;將來就有可能利用宗教搞出“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武朝天下反”的標語旗幟。
事實證明,拓跋奕在太史令這個位置上已經給足了李道正麵子,對佛教徒十分克製了。
“先生,以您和我爹的關係,叫我一聲侄兒就好,這樣顯得親切。”
“賢侄。”拓跋奕點點頭,“你一下子掀翻了那麼多的寺廟,現在朝堂上可是風雨不斷呢。”
“人,有好人也有壞人。宗教也有好壞之分。小侄殺的都是豬狗之輩,如果再給小侄一次機會,依舊不會放過他們。”
“老夫也早看他們不爽了,一直想把他們趕出中原,可就是苦無機會。很多寺廟,其實就是豪門望族、門閥氏族為了合理避稅而修建的。”拓跋奕嚴肅認真地看著李北玄,“所以,老夫此次前來,是想讓你幫我出出主意,怎麼才能把他們徹底趕走。”
“先生,太極分陰陽,人也分好壞,世事無絕對。小侄知道你的心思,可你想過沒有,為何經曆過數次滅佛之後,他們依舊存在呢?”
“老夫做過縣令,縣內雖然隻有六座寺廟,可僧侶卻多達五千多人。要知道,我當時治下的那個縣,總人口也不過三萬人。他們不耕種不經商,光半年的香火錢,就是縣內三年的稅收總和。如果任由他們如此下去,他們勢必擾亂國家財政……先秦之前,皇帝都要找他們借錢……再發生此類事件,國將不國!”
“辦法是有,但就看您老信不信了。”
“那你說出來,老夫聽聽。”
李北玄隨後給拓跋奕普及了一下關於上輩,宗教協會的相關做法。
既然搞不定他們,也趕不走他們,那就設下一個牢籠,死死地禁錮他們。
一字字一句句下來,讓拓跋奕豁然開朗,如同醍醐灌頂。
果然,這才是高端局的正確打開方式。
立刻就拉著李北玄去了書房,書寫了一份奏書。
然後兩個人詳細研究之後,查漏補缺,重新抄錄一份之後,拓跋奕自信滿滿地回了京城。
………………
次日朝會。
率先開口的依舊是程天化。
這小子命硬,經受住了調查。
卻依舊不知悔改,繼續在朝堂上蹦躂。
“陛下,天子腳下還沒有經曆過如此殺戮。”
“李北玄私自調兵進京,斬殺了慧能大師不說,還搗毀了多處寺廟,查封了白馬寺,無數信徒走上街頭抗議。這簡直就是再給陛下抹黑,再給武朝社稷抹黑。”
“臣請陛下,李北玄擅自調兵,理應嚴懲!”
“陛下,老臣認為武安侯做得對。”拓跋奕緩緩走出隊列,“自佛教傳入中原以來,他們手中掌握的土地、錢財、奴隸……已經遠遠超過了門閥氏族。因為他們享受各種朝廷補貼,以及免賦稅免徭役等政策,這導致很多壯丁剃度出家,也有很多江洋大盜甘願許身佛門逃避罪責……”
“拓跋奕!”於是梁文才伸手一指拓跋奕,“你開口閉口有史以來,你心裡就一點兒都瞧不起你身處的國家嗎?你如此口徑,分明就是看不起陛下,這是欺君的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