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玄不是神醫,但他知道點真正靠譜的門道。
板藍根,連花清瘟,藿香正氣丸,若是再有點條件,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甚至清開靈膠囊……那都是能救命的寶貝。
當然,以目前這個時代的醫療水平,那些玩意兒一時半會兒弄不出來。
但有些東西,他還是能搞點皮毛。
他有記憶,有理論,有現代人的底子。
雖說不能當場手搓青黴素,但熬點寒涼清熱的草藥,搞個簡配清瘟湯還是綽綽有餘。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病根是什麼。
像宮裡這種高燒不退、反複感染,基本就兩種可能。
一是細菌感染,二是病毒。
要是能刮個痰樣送去化驗,那就更專業了。
可惜這個時代沒顯微鏡。
不過沒關係,他有腦子。
想到這裡,李北玄則踱著步子。
腦子裡一邊飛快過著中成藥成分,一邊開始默默翻譯現代藥理知識。
板藍根,主治咽喉腫痛、發熱、咳嗽……
它其實是大青葉的根莖部分,藥典裡也叫板藍根。
武朝人是有這個藥的。
問題是,他們沒意識到它可以廣泛用於初發感冒。
還有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桔梗……
這都是退燒清熱、疏風解毒的一線大將。
如果能把這些藥草給開發出來,武朝醫學水平肯定會大有進步。
想到這裡,李北玄腦海裡的那些中成藥名一個接一個閃過。
感冒靈顆粒、連花清瘟膠囊、藿香正氣水……
這些在前世,幾乎是人手必備的藥品,他不止吃過,還特意研究過成分。
雖然他沒法記住全部比例,但大致的結構、藥性走向,他都還記得七七八八。
“感冒靈主要是疏風解表、清熱解毒、止咳平喘,連花清瘟則偏向寒熱錯雜、氣毒交攻。兩者思路不同,但草藥路徑其實差不多。”
“隻要把退熱、解毒、止咳這三步理順,不求齊全,搞個簡配版足矣。”
想到這裡,李北玄猛然轉身,提筆刷刷寫了起來。
板藍根、金銀花、連翹、桔梗、薄荷、炙甘草、生薑……
“沒有麻黃、石膏這類偏烈的藥,但這組合對付普通病毒性感冒,足夠了。”
“而且全是武朝現有藥材,不用新采,也不會引起太多醫家疑心。”
李北玄看著草方,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藥方雖遠不能說神效,卻穩重紮實、
哪怕分量多少有些偏差,但喝下去也能減個兩分熱、順個一半氣。
然而,當他剛準備吩咐下人去抓藥試製時,外頭忽然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
門外小廝躬身通報:“侯爺,趙老爺來了。”
“趙老爺?”
李北玄抬起頭,一琢磨就知道,是贏世民來了。
這大晚上的,他來乾啥?
李北玄有些納悶的望了望天色。
但聞到廚房裡隱約傳來的飯香,頓時心領神會。
贏世民蹭飯來了。
畢竟這事兒,他也乾了不是一次兩次了。
禦膳講究的是色香形,得體、平穩、不刺激,連個辣椒都要藏著掖著。
飯菜也多是溫吞溫吞地端上來,吃得跟參加祭祀差不多。
規矩一大堆,稍不留神還得被禮官看。
而李北玄家不一樣。
他府上廚房,可是有名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