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出,朝堂頓時風浪四起。
有識之士,不禁想起了半年前的晉陽雪災一案。
那場雪災表麵上是天災,但後來的種種異象與叛亂,早已讓人明白,那是一次權力的試探、一次舊門閥重啟地緣秩序的冒險。
而幕後黑手,正是滎陽鄭氏。
半個月前。
在定遠伯李北玄的斡旋下,那場動亂被迅速平定。
鄭氏雖未被明言指控謀逆。
但其幕後參與者,鄭氏嫡出第十房全家被下獄查辦。
其家中老少、親屬共三百餘人,在朝廷剛剛平定晉陽時,就被鄭氏家主主動送到了大理寺。
除此之外,鄭氏嫡支數人亦被詔歸鄉,不許任職。
但朝中,卻始終沒有一次明確的表態。
沒有一次正麵斬斷舊門閥與廟堂的聯係。
於是,時人普遍以為,鄭氏雖有過錯,但皇帝終究要顧全大局,這場清算也就到此為止了。
直到現在。
直到直到贏世民突然出手,將這些官員一個個拔除,才讓整個朝堂徹底醒悟——
原來,這不是臨時整頓。
而是秋後算賬。
一時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不僅僅是鄭氏的直係、姻親。
就連與之有過往來的士人、太學生、甚至是文會中,曾言語相近者,全都嚇得魂飛魄散。
有的人連夜焚書,有的人主動請辭。
甚至還有人,主動跑到禦史台自首。
表示自己對鄭氏謀劃早有耳聞,但因身份低微無法上報……
但出乎意料的是,贏世民並沒有趁勢把這些人也一鍋端了。
那些主動請辭的、提前自首的、匆忙焚書銷信的,統統未被追責。
甚至禦史台接連呈上數份彈劾言官、請求深查文士結黨的奏疏,贏世民也一概按下不表。
沒有趁火打劫,也沒有擴大戰果。
隻是把該拿下的幾十人收監、查辦,隨即便悄然收了刀。
甚至在六月十二日,中書門下還特彆下了一道口諭。
稱,近來言事眾繁,宜慎言慎行,以免妄傷士氣。
意思也就是說,彆勾八瞎想,跟你們沒關係。
而這話一出,那些還在家裡發抖的士人,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
原來,朝廷這一輪動作,真正的矛頭,始終對準的隻有鄭家。
他不是要大開殺戒,更不是要把朝堂變成屠宰場。
隻是要鄭家,而已。
而其餘人,贏世民並不打算追究。
畢竟朝堂終歸需要人辦事。
就算門閥士族再讓人厭惡,他們培養出來的士人、吏才、基層官僚、編修史官……
依舊是目前武國的運轉骨架。
而士族之間盤根錯節,真要刨根問底,糾纏到底,那不就等於抽掉了半個國家的根基?
更何況,眼下藍田一線剛剛開局。
新政推行、技術興革、製度調整,哪一項不要人手?
哪一項不要朝中協調?
真正懂規章、精事務、有操盤能力的,終歸還是這些被舊士族培養出來的精英分子。
他可以不用他們做主導,但至少還得用他們打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