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麗質雖然不明白,建國總師這幾個字到底是個啥意思。
但她跟李北玄日久耳濡,早就知道,這人一興奮起來就愛胡說八道。
不過她也能看得出,李北玄這次是真的高興。
這不是那種中了賞、得了官的喜悅。
而是那種,終於有地方,能讓我放手乾一票大的的野望之火。
所以,她也沒打擾他繼續神神叨叨,隻是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吐蕃使團還有三天就到了,你好好準備一下,我先去高爐那邊了。”
“父皇說,讓我統計第二爐的出鋼數據,說要算一算年產量預估值,還得和工部那邊對一下圖紙呢。”
“彆光顧著做夢了,你現在要當大人物了,記得按時吃飯,少喝茶傷胃。”
說完,她撚起一塊糕點,往李北玄嘴裡一塞。
然後轉身就走了。
而李北玄本人,也終於從市長夢裡回過神來。
坐在原地愣了半晌,重重吐了口氣,整個人往椅背上一靠。
心裡一陣火熱。
三千實食邑的地盤,高爐、鋼鐵、蒸汽機、軌道運輸……
該怎麼建設,怎麼規劃,李北玄都忍不住在腦子裡畫起圖紙來了。
不過現在還畫不得。
畢竟眼下,還有一件事更要緊。
那就是,迎接吐蕃使團。
如果吐蕃使團迎接不好,他拿不到郡公的爵位,得不到三千戶的實封,那不管他規劃的再好,都隻是空想而已。
想到這裡,李北玄摸了摸下巴,眼裡少有的,出現了幾分認真的神色。
怎麼把吐蕃使團給接待好,這是一個問題。
畢竟吐蕃使團此行的意圖,李北玄早就從贏麗質那邊問清楚了。
這幫人不遠千裡跑來,不是為了歌舞升平,也不是為了打秋風,更不是單純的文化交流,而是奔著一樁大生意來的。
那就是官方互市。
所謂互市,早年間武朝和吐蕃就有過。
隻不過,那都是地方性的。
說是互市,實則是邊民之間的以物易物。
你給我犛牛酥油,我給你布匹糧食。
偶爾還有小有規模的地方商人,偷偷摸摸的倒賣點鹽、馬、茶、布匹。
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民不舉,官不就。
可這回不一樣了。
這次,吐蕃是想開官方互市。
說白了,就是想要武朝政府背書,簽條子、定稅率、走國賬。
把邊地的小買賣,搞成朝廷認定的大通商。
為此,吐蕃還專門遞交了國書。
不惜低頭,也想求武朝答應。
從表麵來看,這事兒確實很有誘惑力。
但李北玄很清楚。
這事兒,真不能隨便答應。
為什麼?
道理其實很簡單。
因為這是在古代。
而古代和現代,根本不是一回事。
現代想要做跨國生意,最先繞不過的就是海關。
海關有x光安檢機,有條形碼、有gps追蹤係統、還有各種報關單、稅號體係、貨物流通監管平台……
哪怕一個蘋果,你往國外帶,都得過幾道卡、填幾張單、抽幾輪稅。
真要是出了事,海關一查,一條線就捋回來了。
可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