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李北玄先是愣了半拍,隨即,後背便猛地升起一絲涼意。
從後背一路竄到腦後,叫人忍不住發緊。
因為贏世民一提肥料,李北玄就頓時想起了那句,自己刻意壓在記憶底層、卻從未真正放下過的一句話。
小冰河期。
去年天冷的又快又異常。
九月便天降大雪。
李北玄當時就隱隱有數。
感覺這份異常,極有可能是小冰河期的前奏。
而正因如此,他才在藍田忙著折騰化學實驗室。
先搞複合肥,又催著做罐頭、熏肉、乾菜、醃蔬。
甚至連倉廩的堆碼法、窖藏法、河道冬汛備汛,都一條條的提前準備了。
可不知不覺間,時間就過去了。
眼下是夏天,長安的熱浪把人熬得困倦,吐蕃又日日糾纏互市。
官場、輿論、刑部……一茬接一茬把他往前趕。
而日子一忙,人就會本能地做眼前之事。
遠處那團更大的陰影,反倒在忙碌裡模糊了。
直到贏世民一句“就是因為這個”,李北玄才總算又把折騰了他一個冬天的事情,再次響了起來。
是啊。
武朝都已隱隱受了冷氣影響,晉陽都遇到了百年難遇的大雪災。
吐蕃,會好到哪裡去?
他們那邊的情況,隻可能會更差!
畢竟海拔決定氣候,氣候決定飯碗。
那邊的年景若是稍一失衡,立刻就是連鎖崩塌。
李北玄一摸到線頭,幾乎可以複盤出一幅清晰的圖景。
春寒後移,青稞抽穗期遭受霜打,穗短粒癟。
初夏冰雹帶來的打麥災頻率抬高。
一場冰丸砸下來,半年指望全碎。
牧場更慘。
返青遲、草矮根淺,牛羊越冬損耗大、春膘上不來。
犛牛犢死亡率陡增,酥油出油率直線下墜。
而牧道一緊,酥油、皮毛、馬匹這些硬通貨,隻能就跟著往下掉。
茶馬互市的換手價會變壞,寺院與貴族的分配係統首先吃緊,隨後便是部落、寨落的連環矛盾……
糧,不夠吃。
鹽,不夠換。
牲畜,不夠賣。
可王庭還要維持軍備,邊地還要鎮人心。
那唯一能迅速補窟窿的,是什麼?
是打開一個向東的閘口。
用更穩定的布、鹽、茶、鐵器,乃至直截了當的糧食,去替高原的天災買單。
而互市,便是他們能想到的最體麵、也最現實的抓手。
想到這裡,李北玄的神情微微一滯。
抬眼道:“他們是奔著肥料來的?”
贏世民點頭:“沒錯。”
“所謂的互市、講經、文化交流,其實都隻是門麵。”
“而吐蕃真正要的就三樣。”
“一是你那套複合肥,二是青黴素,三是你折騰出來的燒煤不死法子。”
聽到這裡,李北玄沒忍住,笑了出來。
那笑裡有點譏,有點酸,也有點拿自己沒辦法的自嘲。
而贏世民看著他笑,也歎了一口氣,輕輕搖頭。
和李北玄打交道也有個幾年了。
贏世民實在是太清楚這家夥的秉性了。
李北玄這人,表麵上混不吝。
嘴臭手黑,做起事來不眨眼,真要下刀子也絕不抖。
可那都是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