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在案幾上輕輕敲著,眼底閃過一絲若有所思。
不得不承認,李北玄的這番話,聽起來既陰險,又有幾分說服力。
可在這個時代,這種技術封鎖的念頭,幾乎沒人往深處想過。
古人的觀念,總歸是質樸的。
自家有好東西,若有人來求,大多數人下意識的反應,不是藏起來不給,而是拿出來顯擺,甚至還要主動送出去,讓人知道自己慷慨大方。
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敝帚自珍”這個成語。
意思是破掃帚也當寶貝一樣珍惜,本是譏諷人小氣吝嗇的。
這說明什麼?
說明在古人的價值觀裡,護著自己的東西不讓彆人碰,並不是光彩的事,反而容易落下不義、狹隘的名聲。
所以,在這樣的文化土壤裡,技術封鎖是個很生僻、甚至讓人不適的概念。
哪怕是朝廷重臣,很多時候在得知李北玄會故意設置技術壁壘時,也隻會認為,哦,李北玄這是在保密軍事機密。
哪怕是連工部也不告訴,他們也可以理解。
甚至還會覺得李北玄這是謹慎、忠君愛國的表現。
但他們卻怎麼也不會想到,李北玄這是在玩分割技術鏈條、斷絕核心環節這種玩法。
因為這對於他們來說太超綱了,而且也太不厚道了。
就算想到了,大多數人礙於麵皮,也不會這麼去做。
而李北玄不同。
他的腦子裡,裝著的是後世幾百年的經驗。
而他也太清楚,這種隻給成品,不給方法的生意,是怎麼讓一個國家牢牢掐住另一個國家的咽喉的。
後世那些跨國軍工巨頭,哪一樁不是這麼乾的?
飛機賣給你,可以。
發動機核心數據,絕不交。
導彈發射車賣給你,可以。
製導芯片的底層算法,絕不交。
哪怕是賣化肥、賣藥劑,也會用配方分級、工藝分段、原料替換這些手段,保證你永遠離不開它的供應鏈。
而李北玄的意思,就是把這套後世的思路搬到武朝來用。
賣,可以賣。
但賣的不是技術,而是一條看得見、摸得著,卻永遠離不開的鎖鏈。
贏世民聽到這裡,目光漸漸收緊。
這種想法,對他來說既陌生,又危險。
可偏偏,這危險帶著一種極強的控製感。
就像用一根細長而結實的韁繩,勒住了吐蕃的脖子。
讓他們在活下去的同時,永遠彆想跑遠。
“人和啊人和……”
贏世民的眼神不自覺暗了下來,看著李北玄,忍不住喃喃道:“難怪你跟許延族那貨能混到一起去,你倆還真是一丘之貉……”
“不不不。”
李北玄搖了搖手指,慢條斯理的一呲牙:“我比他聰明多啦。”
“……嗯,那倒是。”
贏世民抽了抽嘴角,但也沒有塌他的台。
點點頭後對李北玄招了招手,道:“來,把你說的那個什麼技術封鎖,好好跟朕講一講。”
“喏。”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