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讀過史書,知道世間任何大變革,都不是無聲無息的。
凡有新器,必伴隨新亂。
正如幾百年前,漢武帝時的鹽鐵官營。
那時候為了增加國庫收入,武帝采納了桑弘羊的建議,設立均輸法,收鹽鐵之利。
此法一出,國庫的確富足了,可民間怨聲載道。
因為鹽鐵本是百姓賴以為生的行當,一旦收歸官府,民間生計頓斷,於是盜賊四起。
史書上寫得清楚,漢武帝晚年幾乎被稅賦壓得透不過氣。
再比如,隋煬帝開大運河。
大運河千年受益不假,可當年役使的百姓,死傷無數。
勞役繁重,怨氣積聚,終成隋末天下大亂的導火索。
亦或者,是魏晉以來的屯田製。
屯田製,原本是解決軍糧問題的好法子。
可一旦推行,士兵既當農夫,又當兵卒。
戰時無人可戰,農時無人可耕,反而弄得兩頭都荒。
想到這些例子,贏世民心裡一震。
他抬起頭,盯著李北玄,目光第一次真正帶上了幾分凝重:“人和,你的意思是,這蒸汽機若大規模推行,未必是純粹的利,反倒會衍生新的禍患?”
李北玄緩緩點頭:“正是。”
贏世民沉默了。
忍不住回憶起昨夜收到的奏報。
藍田工坊徹夜不熄,爐火通明,數十學子與工匠在那鐵皮飛輪前歡呼雀躍。
當時贏世民聽說此事後,興奮到不能自抑。
那時的他,本以為那是國之幸事,是富國強兵的起點。
可現在細一想,背後潛藏的風險,確實不容忽視。
而且,帝王的直覺還告訴贏世民。
若這東西真能推動天下的生產力,那勢必會打破舊有的秩序。
比如工坊。
原本織布靠女工一梭一梭慢慢織,紡車靠手搖。
可若有了蒸汽機,數十人之力,可由一台鐵疙瘩取代。
那這些女工,要如何安置?
再比如兵甲。
若鐵匠鋪不再靠人力打鐵,而是靠蒸汽錘晝夜不停地砸鐵,兵器產量必然激增。
那軍備要如何調控?
若軍閥、節度使各自掌握工坊,他們會不會反過來仗恃武器造反?
再比如賦稅。
若煤炭成為根本,國庫如何分配?
礦井之利要歸誰?
官府?
士族?
還是百姓?
一旦分配不公,矛盾必然激化。
贏世民想到這裡,眼神終於變了。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