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倒台沒多久,你居然緊跟著又唱了一出大戲。梁夫人、柳妙,一個唱悲苦,一個唱堅忍,最後還唱到禦前,唱到民間,硬是把太子也給拉下水了!”
“太子和漢王素來交好,外頭人都知道。漢王倒了,太子自然也被連累。果然,滿城百姓唾罵,街頭巷尾都在說,太子與漢王一丘之貉,奸佞小人,敗壞朝綱!”
贏高熙大笑一聲,仰頭灌下一大口酒,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
“哈哈哈!最妙的就是,父皇果然被這股風聲惹惱了。登時把太子叫過來罵了一頓。”
“而偏偏,太子本身性子就暴躁,受了羞辱,越發氣急敗壞。”
“父皇叫魏玄成去管教太子,誰知太子愈發昏聵無度,竟然差點把魏玄成給氣死。”
“而父皇見狀,更是龍顏大怒,雷霆震怒之下,下旨讓太子遷出東宮!”
贏高熙說到這裡,已經爽到全身發抖,拍桌而笑:“妹夫,你看看,這不就是你精妙的算計麼?哈哈哈,妙啊,妙不可言!”
贏高熙說到這裡,滿臉陶醉。
而李北玄聽完,整個人也頓時心下一鬆。
還好。
這一番謀算,隻是贏高熙猜出來的。
並未有任何真憑實據,他也沒露出什麼馬腳。
而且聽贏高熙說的這麼清楚,李北玄也明白過來。
贏高熙之所以能猜出這些,不是因為他多聰明,他多明察秋毫,而是因為贏高熙的角度,與旁人不同。
若換成外人,就算再聰明,也未必能把這些細節串聯起來。
畢竟旁人所知的,不過是梁夫人、柳妙兩人鳴冤報仇,最後鬨得街頭巷尾沸沸揚揚,然後牽連太子,掀起一陣風浪。
可這些外相,再怎麼細究,也很難指向背後有人操盤。
而贏高熙呢?
他身為局中人,自然比尋常百姓和官員更清楚內情。
他知道執失烈是李北玄的嶽丈,知道漢王在執失烈案裡曾大做文章,也清楚太子與漢王之間的關係。
這些前因擺在他眼前,就像一幅拚圖,雖然未必有實據,卻足夠讓他逆向推演,推導出出一個合理的結論。
換做彆人,絕對想不到這些。
而且最重要的是,贏世民也不會這麼想。
畢竟贏世民要的是對大勢的掌控,而不是鑽牛角尖,去懷疑哪個臣子暗裡推波助瀾。
隻要沒有鐵證,沒有明確的指向,贏世民大概率不會浪費心思去追查,去聯想。
更何況,贏世民早就有廢太子之心,隻是礙於太子身份,遲遲無法達成目的罷了。
《冤婦伸冤》這出戲,毀的不是彆的,正是太子在民間的聲望。
這種結果,贏世民其實是樂見其成的。
至於幕後是否有人刻意推動,並不是他要追究的重點。
想到這裡,李北玄心下安定下來。
微微一笑,神色平靜的對贏高熙道:“殿下過譽了,小弟不過是隨波逐流罷了。世事自有其必然,依殿下來說,此乃小弟的計策,可在小弟看來,這不過是時勢使然罷了。”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