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車沿著新鋪設的支線,平穩地駛向驪山方向。
不出半個時辰,便抵達了李北玄的封地所在。
李北玄的封地在驪山腳下。
占地麵積大約有一萬兩千畝。
這塊地,原本在管理上頗為模糊,是一處三不管地帶,其地權構成也十分複雜。
大約三成的土地,是隸屬於少府監或司農寺的官田。
而另外兩成,是早年賞賜給幾位勳貴作為俸祿補充的職田。
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因勳貴獲罪或家族敗落,已經荒廢多年。
除此之外,更有大片因前朝戰亂和水源變遷等原因,形成的無主荒地。
由於權屬不清,管理多頭,長期以來,這裡的七個自然村落都處於一種近乎自治的狀態。
稅雖然沒少收,但卻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行政區劃名稱。
往常多以“驪山北麓那片地”含糊稱之。
直到這塊地被皇帝贏世民大手一揮,作為功勞封賞劃撥給了李北玄,情況才為之一變。
戶部也派了幾百個碎催吏員,會同京兆府的人,對這驪山北麓這塊地,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整合。
最終,將這七個村落及其所屬的田地,山林和水源,統一劃歸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單元,並依照李北玄的爵位,正式定名為驪山莊園。
……
不多時,軌道車抵達終點。
停靠在了驪山莊園新修建的車站旁。
二人下了車,便騎上了馬,順著主路慢悠悠的走著。
一邊走,李北玄一邊向贏高治介紹。
驪山莊園的施工速度很快。
李北玄拿到這塊地才大半年時間,現在已經初具規模了。
而眼前一條足夠容納四輛馬車並行的,橫平豎直的水泥馬路,看的贏高治直瞪眼。
“李兄,這……牛逼!”
贏高治忍不住對李北玄豎了個大拇指,看的李北玄得意一笑。
畢竟這條水泥主路,正是李北玄拿到驪山莊園封地後,乾的第一個大工程。
要想富,先修路嘛。
這個道理,放在任何一個年代都不過時。
而李北玄更是深諳此道。
他有錢,又有贏世民賦予的,相當程度的自主權。
所以李北玄在拿到驪山封地後,直接投了小一百萬兩白銀。
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在驪山莊園裡鋪了接近二百裡的水泥路。
雖然成本巨大,但效果很是喜人。
水泥大馬路一鋪,原本分散的七個村落直接就被串聯起來了,整個莊園的內部交通循環,也一下子就打通了。
除此之外,李北玄還接上了軌道車站。
直接從驪山一直鋪到了藍田,又從藍田鋪到了京城。
雖然除了路之外,驪山莊園還是比較荒涼的狀態,大型的居民區、商貿區還沒完全形成,人口也比較少,但……
但路都有了,其他的還遠嗎?
而且,隻要再過一段時間,把幾個學院和幾個工廠往驪山一遷,驪山莊園,立馬就能變成第二個小長安!
“李兄,你這路修得……真是下了血本了!”
贏高治騎著馬,也看出了這密集路網的潛力,忍不住再次讚歎:“光是這些水泥,恐怕就是一筆天文數字吧?難怪都說你是咱武朝最大的財主。”
李北玄得意地揚了揚下巴:“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修路是必須的!而且哥們兒有錢,哥們兒想咋修就咋修!哈哈哈哈!”
贏高治無語:“……你能謙虛點嗎?”
“嘿嘿,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