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後,時值寒冬臘月,北風凜冽。
李北玄裹著厚厚的貂皮大氅,抱著胳膊。
站在藍田書院氣派的大門口,看著眼前黑壓壓,鬨哄哄的一片人頭,隻覺得太陽穴突突直跳。
恨不得當場翻個白眼昏過去。
他原本的計劃,確實是像贏高治提議的那樣。
從物理院和化學院裡,精挑細選百來個優秀師生,組成一支考察遊學隊伍。
五百人這個數量剛剛好。
不光方便管理,行動也方便。
路上有必要的時候,還能當勞動力使喚,堪稱完美。
可千算萬算,沒算到物理院有個博士,許是太過興奮,嘴上一個沒把門,直接把消息給嚷嚷了出去。
這下可好,簡直是捅了馬蜂窩。
消息一夜之間,就傳遍了整個書院。
其他學院的師生們聽到後,也瞬間就炸鍋了。
一窩蜂的擠進了李北玄的辦公室。
文學院的山長首先就不乾了,帶著幾個院裡的幾個大儒,開始跟李北玄嚷嚷:“郡公!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啊!當年長樂公主攜文學院學子賑災,歸來後個個成才,那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此次南下,遍曆名山大川,體察民情風俗,正是我文學弟子增長見聞,砥礪文章的大好時機,豈能獨厚格物,化學二院?”
而醫學院的博士們也不甘示弱,衝著李北玄大叫:“郡公!南方氣候濕熱,瘴癘橫行,正需我醫者隨行,既可保障殿下與郡公及諸位師生安康,亦是研究南方疾病、采集草藥的良機!豈可缺席?”
至於農學院的師生,則更是有理有據。
“郡公明鑒!考察農事乃陛下欽命要務!南方稻作、桑蠶、水利,皆與我北方大不相同,農學院若不能隨行實地調研,此行意義何在?”
甚至連經義院、算學院等平日較為低調的學院,也紛紛上書,表示“遊學乃書院盛事,當惠及全院”、“算學可用於測繪河道、計算工程,大有可為”……
對此,李北玄和贏麗質可謂是煩不勝煩。
但贏高治倒是樂見其成,看熱鬨不嫌事大,在一旁煽風點火:“看看!看看!我武國書院學子何等向學!此乃盛世氣象!李兄,盛情難卻,不如都帶上?”
十幾個山長再加一個贏高治,在辦公室裡嘰嘰喳喳。
李北玄被吵得一個頭兩個大。
拚命想要試圖解釋規模太大,路途遙遠,安排不易……雲雲。
但還是根本壓不住群情洶湧。
最後,在各院山長聯名上書、學子們幾乎要公車上書的壓力下,李北玄和贏麗質商量再三,不得不妥協。
於是,原本計劃的百人精英團,最後經過層層的精簡和協調,最終確定的隨行師生名單是……
三千人。
而這三千人裡,還不算晉王那浩浩蕩蕩的儀仗護衛,以及必要的後勤雜役人員等等。
……
此刻,站在書院門口。
看著眼前這支由馬車、騾車、行李堆成的龐大軍隊,以及一個個興奮雀躍,摩拳擦掌的學子,李北玄隻覺得眼前一陣發黑。
這哪是遊學考察?
這分明是搬家!
是遠征!
但贏高治卻更滿意了。
意氣風發地走到李北玄身邊,用力拍著他的肩膀,哈哈大笑道:“李兄!你看這陣容!這氣勢!這才配得上本王欽差的身份,才顯我藍田書院的赫赫聲威嘛!”
李北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