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推動教育,還是發展科技,繁榮經濟……
從長遠看,或許能提升整個文明的底線。
讓大規模,無差彆的野蠻戰爭成本變得更高,從而,促使當權者更傾向於其他解決爭端的方式。
但這種以戰止戰的邏輯,其本身依然建立在強大的威懾力之上,並未真正超脫力量的博弈。
而且,誰能保證更先進的技術,不會被首先用於征服和壓迫呢?
李北玄深深地歎了口氣,裹著被子睡了。
而另一邊。
另一個帳篷裡,贏高治躺在行軍榻上。
輾轉反側,毫無睡意。
他的腦海裡,不受控製地浮現出自己兄妹幾人的麵孔。
二哥,贏高熙。
不可否認的是,贏高熙是有才華的,甚至可稱聰穎。
但任誰都能看出來,此人性情急躁,功利心極重。
做事往往追求立竿見影,卻也缺乏長遠眼光和容人之量。
拋開那個搞笑的永動機不談。
在想起贏高熙的時候,贏高治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他在朝堂上對邊功的熱切,對開疆拓土的鼓吹,
而那背後,又何嘗不是一種對功績利祿,對證明自身超越父皇的強烈欲望?
若他日二哥登基,以其性格,為了快速樹立威信,難保不會輕啟邊釁,將國家拖入戰爭的泥潭。
而這樣的人,真的能堪當一國之君的重任嗎?
想到這裡,贏高治輕輕搖了搖頭。
贏高熙和他還不同。
他尚可以通過李北玄講述,看到一點真實。
但在贏高熙眼裡,一將功成萬骨隻是自然而然的。
他看到的戰爭,是功勳簿上的數字,是龍椅旁的點綴,是彰顯個人雄才大略的工具。
在贏高治看來,他缺乏的,對生命最基本的敬畏。
若是由他繼承大統,難保不會為了所謂的盛世武功,將武國拖入無休止的征伐之中。
而屆時,眼前這些學子。
恐怕真會如李北玄所言,十不存三。
難堪大用。
贏高治心中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浮現出這四個字。
而隨後,贏高治又審視起了他自己。
如果放在幾年前……
他並不認為,自己沒有爭一爭的資格。
可現在……
他的厚積薄發已經成了啞炮了,野心也被磨平了。
整日陷在後院裡焦頭爛額。
現在,若是再叫他去麵對真正的風浪,恐怕連自保都成問題。
唯唯諾諾。
贏高治咧了咧嘴角,對自己做出了毫不留情的評價。
最後,他想到了小妹,長樂公主贏麗質。
然而,還不等他細細評判。
帝王之才這四個大字,便異常突兀的出現在了贏高治心中。
若是之前,他還把贏麗質當做對手。
可若是讓他去當賢王,要他選一個人來支持。
那贏高熙和贏麗質……
他會選誰?
喜歡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請大家收藏:()從負債百萬到最強錦衣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