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吧,咱們這些可是大專生啊。”
“大專和本科的差距都那麼多,更彆談院士了……”
“齊言老師……也太厲害了吧。”
一旁的張偉則使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他抬手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疼得“嘶”了一聲。
鄭大海臉上的笑容僵住了,愣在原地好一會兒,說話都說不出來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從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震驚和迷惑。
整個房間裡彌漫著一種既驚喜又有些惶恐的氣氛。
……
時間轉眼過去,半個月的光陰匆匆流逝。
一納米光刻機技術雖然已經成功研發出來,但將其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還需要時間。
製造光刻機的精密零部件,搭建完整的生產線,調試優化生產流程,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挑戰,不能一蹴而就。
可控核聚變技術雖然也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要廣泛運用在民生領域,實現能源的全麵升級和變革,也絕非短期內能夠完成的任務。
這需要對現有能源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改造,建立全新的能源配送網絡,同時還得解決一係列技術難題和安全隱患。
然而,儘管龍國還未因這些先進技術而徹底騰飛,但整個國家上下的氣氛卻明顯不一樣了。
曾經,那些崇洋媚外的現象屢見不鮮。
在商場裡,人們總是對外國品牌趨之若鶩,覺得外國的服裝、包包就是時尚和品質的象征,而對本國品牌不屑一顧。
在學校裡,一些學生盲目崇拜國外的教育體係,想方設法出國留學,認為隻有國外的教育才能讓自己有出息。
在社交場合,討論起國外的生活,有人總是一臉羨慕,甚至貶低國內的生活環境。
但如今,這樣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了。
在繁華的購物中心,國貨品牌的店鋪前人潮湧動。
消費者們仔細挑選著國產的優質商品,對其品質和設計讚不絕口。
曾經那些對外國品牌狂熱追捧的人,如今也開始關注並認可國產商品的價值。
一位年輕女士拿著一款國產手機,興奮地向同伴介紹著其先進的功能和出色的性價比:
“你看,咱們國產手機現在一點也不比外國的差,性能強大,外觀還漂亮。”
同伴點頭表示認同:“沒錯,以前總覺得外國牌子好,現在才發現是自己太片麵了。”
在校園裡,越來越多的學生認識到國內教育的優勢和特色。
學校組織的各種科技創新活動激發了學生們的創造力和愛國情懷。
一位高三學生在班會上堅定地說:“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如此迅速,未來在國內也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出國留學不再是我唯一的追求。”
同學們紛紛鼓掌表示支持。
在社交媒體上,曾經充斥著對國外生活過度美化的言論,現在更多的是對國內發展的積極討論和對本土文化的自豪展示。
有博主分享國內鄉村的美麗風光和日新月異的變化,吸引了大量網友點讚留言:
“原來我們的家鄉這麼美,以前真是忽略了身邊的美好。”
還有人曬出傳統的中華美食製作過程,引發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曾經崇洋媚外的風氣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龍國人對自己國家日益增強的自信和驕傲。
喜歡人在大專,帶著學生開發可控核聚變!請大家收藏:人在大專,帶著學生開發可控核聚變!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