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參觀斯爾零
回到錦官。
斯爾零集團。
斯爾零科技仍然注重各種前沿技術的研發和落地,一定程度上是星雲技術公司的競爭者。
斯九人力和斯嘉公司依舊維持原先的業務。
斯七材料科技更是落地了幾百種材料。王嶽新,當初chx網友,被林天挖來,在公司培養了三代幾百個徒弟,極大的增強了公司實力。
上述四家公司正是斯爾零控股有限公司的旗下子公司。
林天駕駛著車輛,與妻子一同前往錦官城的斯爾零集團。車內,夫妻二人開始交談起來。
“這次參觀星耀終端,感覺他們的發展速度確實很快。”林天一邊開車,一邊說道,“尤其是他們在珠市和佛市的事業部,已經初具規模,市場反饋也不錯。”
“是啊,而且他們的研發團隊也很有活力。”妻子回應道,“那些年輕的工程師們,對新技術的熱情和追求,真的讓人印象深刻。”
“嗯,這讓我想起了我們當初在唐城的電子廠。”林天感慨道,“那時候條件雖然艱苦,但大家也是這樣齊心協力,一步步走到今天。”
續寫)
輪胎碾過梧桐落葉的細微聲響被車窗隔絕在外,林太太將平板電腦擱在膝頭,顯示屏上跳動的數據映在她鏡片上:&34;斯爾零科技第三季度的研發投入占比比星耀高出8個百分點,但市場轉化率......&34;
&34;但他們的柔性神經芯片已經通過cfda認證。&34;林天在紅燈前輕點刹車,後視鏡裡掠過幾輛噴塗著星耀ogo的物流車,&34;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三甲醫院的腦機接口項目招標,現在他們能直接參與。&34;
林太太指尖在屏幕上劃出弧光,調出全息投影。三維結構圖中,銀藍色芯片如同蝴蝶展開神經脈絡般的翅翼:&34;我們的生物陶瓷基板如果能提前三個月量產......&34;
&34;王工上個月改良的3d堆疊技術,讓導電性能提升了400。&34;林天轉動方向盤拐入輔路,遠處斯爾零大廈的玻璃幕牆正在晨霧中浮現,&34;還記得七年前他帶著徒弟們攻克石墨烯散熱膜嗎?這次他帶著第三代研發組,把實驗室裡的量子點材料做成了可量產的工業標準。&34;
車載ai突然投射出王嶽新的全息影像,這個昔日的論壇極客依然穿著標誌性的工裝襯衫:&34;林總,七號實驗室的低溫沉積設備已經就緒,第三代徒弟裡有個小姑娘發現釔鋁石榴石在......&34;
林太太突然按住丈夫的手腕,他們同時看見大廈前廳旋轉門裡湧出的年輕工程師們。那些掛著斯爾零工牌的身影中,有人抱著纏滿傳感器的仿生手臂模型,有人正在全息屏幕上快速勾勒著拓撲絕緣體的結構圖,晨光穿過他們手中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在大理石地麵投下不斷變幻的光斑。
斯爾零科技的柔性神經芯片技術在其領域具備以下核心優勢:
1.仿生拓撲結構
芯片的銀藍色神經脈絡設計模仿了生物神經網絡的分形結構,其柔性基底可隨腦組織微幅形變而自適應延展,避免了傳統剛性芯片對神經信號的“屏蔽效應”。這種拓撲設計使信號采集精度達到皮安級pa),遠超當前醫療級腦機接口標準。
2.生物陶瓷量子點複合基板
采用王嶽新團隊改良的釔鋁石榴石基生物陶瓷材料,其介電常數在0.110thz頻段呈現智能梯度變化,既能有效阻隔生物電信號串擾,又可借助量子點陣列實現神經衝動特征光譜的實時解析。該材料已通過72個月活體植入實驗,鈣離子沉積率低於0.3年。
3.動態3d堆疊架構
通過第三代研發組突破的低溫沉積技術,芯片內部形成納米級垂直互聯通道。每平方厘米集成超過1200萬突觸模擬單元,支持突觸權重在3ns內完成非易失性調整,其動態功耗比星耀終端同類產品降低78。
4.多模態融合接口
芯片邊緣的拓撲絕緣體塗層可同時兼容電化學信號、光遺傳刺激及磁共振耦合三種交互模式。在最新臨床試驗中,該技術使漸凍症患者實現了每秒17比特的意念輸出速率,並成功驅動了12自由度的仿生肢體。
5.可擴展製造生態
基於斯七材料科技落地的納米壓印原子層沉積niad)混合工藝,該芯片可在柔性卷軸生產線上實現每分鐘50片的量產速度。配套的斯爾零量子雲平台已構建包含340種神經特征圖譜的ai訓練庫,支持醫療機構定製化部署。
這項技術不僅撬動了醫療級腦機接口市場,其衍生版本更在斯嘉公司的工業機器人觸覺反饋係統、斯九人力開發的沉浸式神經教育艙等場景實現跨領域滲透。王嶽新團隊持續迭代的“師徒傳承”研發模式,則為技術壁壘的構築提供了可持續的人才動能。
喜歡林天:無限神豪請大家收藏:()林天:無限神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