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明白問題的關鍵,寧夏把小紅和小蘭叫了過來,把剛剛從係統商城裡兌換的一本食譜交給了她倆,並囑咐她們,先學會上邊的菜品,然後自主創新,他等著驗收她們的成果。
兩個小丫頭接過寧夏遞過來的菜譜,她們都很開心,因為能給少爺做美食,也是小丫鬟的榮耀。
五天後,在小蘭和小紅不斷的秘密研究之下,她們要向寧夏展示自己的成果了。
這天,她們倆做了一桌子分量很足的硬菜。
至於為什麼要秘密研究,當然,這也是寧夏的要求。
寧夏要給自己一點神秘感,不然跟偷題似的,會很無趣。
要問為什麼這次的菜品做得分量很足,而不是小而精了呢?
當然是因為今天正好是第七天,按姥姥的命令,今天會來很多蹭飯的,所以,今天的菜量必須要大。
…………
看著一道道菜端上桌,寧夏的內心似乎有些觸動,他此時想到了一個詞——“美食”。
一個經常用的詞彙,但是此時的寧夏卻是明白了美食為什麼叫美食,而不是香食、鮮食或者好食。
因為美食,不僅可以滿足我們的胃,還可以用來欣賞。
就如同現在,小蘭和小紅做得這一桌子菜跟寧夏做得菜有個本質的區彆。
寧夏做得菜,近乎於家常菜,雖然好吃,但是普通。
可今天這一桌子菜,先不論好不好吃,光從外形上看就會有一種欣賞藝術品的感覺,甚至讓你都舍不得動筷子去破壞它們的美感。
作為一個‘作弊的人’,寧夏可以跟姥姥和大舅有同樣的感覺,那就是先觀其色,再聞其香,最後才是食其味。
也就是說這頓飯不光是為了填飽肚子,還要吃出意境來,這正好符合了寧夏的心意。
和寧夏預想的一樣,菜品基本上齊,姥姥帶著三位舅舅就跟約好了似的,集體出現在寧夏的小院門口。
因為都是至親,敲門這個過程是不存在的,他們默契的沿著桌子坐好,三位舅舅都在等姥姥下命令。
現場氣氛變得很有趣,桌子上擺滿了新式的菜肴,但是誰都沒去動筷子。
此時,寧夏聽到了流口水的聲音,不用看寧夏也能猜到,流口水的就是三舅,不過姥姥還沒動,三舅也不敢動那麵前的筷子。
至於姥姥為什麼沒動呢?
她自然是在等兩位大廚,這是對工作者的尊重,雖然她也有些饞,但是該有的風度還是有的。
而寧夏,他此時則是繼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有一種感覺,他不需要吃麵前的美食,他可以不在乎食物本身,隻考慮此時此刻的情緒就好。
雖已入定,但寧夏的感官還關注著周圍的一切,他聽著二舅跟大舅討論家國大事,聽著姥姥對三舅的訓斥,跟至親在一起的溫馨,讓寧夏追尋到了食物中的意境,境界的移動自然水到渠成。
隨著小蘭和小紅端來最後一道菜,廚師已至,二者入座。
姥姥拿起麵前的筷子,如同宣布開宴的指令,三舅已經……
看著諸位至親談笑風生,寧夏置身於溫馨幸福的氛圍中,他很滿足。
尤其是他找到了正確的晉升方法,意境再次得到提升。
從這以後,小蘭跟小紅便經常給寧夏帶來驚喜,而寧夏自己在品嘗美食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周圍的仙和事,讓吃不僅僅隻是吃,他要更深層次的挖掘其他的東西。
其實,如果寧夏此時的行為放到他以前的世界,完全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
“矯情”!
可是沒辦法啊,這個世界缺少的就是這個,這個世界的修士必須通過修煉才能得到,而寧夏也隻能入鄉隨俗。
這一天,寧夏獨自坐在膳廳猜測著中午會吃什麼,見小紅跑了過來,神神秘秘的。
寧夏看著她兩手空空,於是問道,“今天沒有吃的嗎?還是想讓本少爺露一手啊?”
最近寧夏也是偶爾做頓飯的。
小紅搖了搖頭,回答道,“少爺,今天中午兩道菜,我先說名字,你猜猜是什麼做得?”
寧夏聽聞便來了興趣,心想萬一是什麼紅嘴綠鸚哥,在不知道的前提下,他還真猜不出來。
果然,小紅開始報菜名了,“第一道菜是,大救駕。少爺猜吧。”
寧夏一聽這名字就猜測跟皇帝有關,而且肯定不是皇宮裡的食物,沒準是因為救過某位皇上才得到的這個名字,但是,這食材從哪裡猜起呢?
關鍵是他也不知道救了皇帝的是富人還是窮人啊,身份的不同,決定了他們選用食材的不同,因此,寧夏無從下手。
片刻後,寧夏搖了搖頭,說道,“猜不出來,你這道菜跟那個珍珠翡翠白玉湯似的,根本無從下手啊。”
小紅‘哇’的一聲,“少爺,您居然知道珍珠翡翠白玉湯,幸好小蘭覺得那道菜食材一般,沒有做,不然就讓你猜出來了。那您猜第二道菜吧。這道菜的名字也是朗朗上口,一聽就能記住,那就是棺材板。請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