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座擂台的法則光芒如星辰炸裂,混沌榜的虛無維度裡,勝負的交響正震撼諸天。
“命運若有定數,天地何必生變數?”
隨著諸葛亮的羽扇落下,八陣圖的星石與源界星軌徹底共鳴,烏爾德的命運絲線在星軌的流轉中寸寸斷裂,紡錘上的灰色印記被星光淨化。
三息過後,陣眼不僅未破,反而生出一道新的陣紋,將烏爾德的虛影困在中央。
這位命運織者望著眼前“違逆宿命”的陣法,第一次露出茫然之色,最終在星光中潰散。
諸葛亮以“變”破“定”,陣道排名躍升至第五。
“醫道,不止‘生’,更在‘安’。”
當最後一具木乃伊化作光點融入丹爐,祭司的亡靈丹徹底失效,爐中飛出的不再是黑氣,而是帶著月光的淡綠色丹藥,連混沌榜的虛影都泛起溫潤的光。
孫思邈以“和”化“戾”,丹道排名直逼第三。
隨著最後一座擂台上的法則光芒收斂,五十七道身影齊齊立於虛空,身後是五十三座閃爍著勝利之光的擂台,仙秦的五十七位挑戰者,隻有三位惜敗。
贏政站在華夏台頂端,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仙秦的氣運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像一株被雨水滋養的巨樹,根係順著混沌榜的維度瘋狂蔓延。
但很快他便察覺到不對,
“還差一絲!”贏睿淵也有所察覺。
嬴政聞言眉頭微蹙,玄色龍袍上的九龍虛影也隨之低沉咆哮,龍鱗間的光澤黯淡了些許。
就在這時,一道流光破開星海,帶著源界核心的太極光暈,穩穩落在華夏台邊緣。青絲如瀑,鴻蒙氣纏繞的發梢還沾著幾粒域外星辰的碎屑,茯苓的身影剛站穩,便抬眼看向混沌榜最頂端的鎏金名字。
“公子,我回來晚了。”
她聲音清亮,尾音卻帶著趕路的急促,指尖一點,星海虛影在身前鋪開,恰好映出混沌榜第三的位置——那裡刻著“隱世神·陸壓”,法則印記是一輪燃燒的金色太陽,連榜單的虛影都被那熾烈的光芒烤得微微扭曲。
“始帝,仙秦的氣運缺口,我來補。”
嬴政有些疑惑,不過還未等他開口,贏睿淵便率先傳音,簡單說了一下茯苓是他的人。
嬴政目光在茯苓身上短暫停留,見她周身氣息與贏睿淵十分相似,又聽贏睿淵傳音點明她的身份,眉頭微舒。
九龍虛影察覺到那股純淨的太極法則,咆哮聲漸緩,龍鱗上重新泛起光澤。
“好。”他隻吐出一字,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得令之後茯苓轉身青絲翻飛,鴻蒙氣纏繞的發梢掃過虛空,竟在身後拖出一道星軌長尾。
她抬頭望向混沌榜第三的鎏金名字,眼底星海虛影劇烈翻湧,與陸壓的太陽印記遙遙對峙。
茯苓指尖的太極光暈陡然熾盛,源界核心的虛影在她掌心旋轉得愈發急促,黑白二氣交織成一道螺旋狀的法則洪流,既藏著鴻蒙初開的生之力,又裹著星海寂滅的滅之威。
“陸壓前輩,”
她聲音裡添了幾分敬意,畢竟對方雖隱世百萬載,其太陽法則的根源卻與華夏上古的羲和圖騰隱隱同源,
“晚輩討教了。”
話音未落,混沌榜頂端的金袍身影已動。
陸壓顯然也察覺到這股熟悉的華夏氣息,太陽真火化作的不再是焚天滅地的巨爪,而是一柄流轉著赤金紋路的長刀——那是上古時期祭祀太陽的禮器形製,刀身上刻著的“曦”字,正是華夏先民對太陽的古稱。
“來得好!”陸壓的聲音裡竟帶了絲難得的暖意,長刀揮出時,真火並未四散,反而凝聚成一道凝練如線的刀芒,既保留了焚儘法則的銳利,又藏著三分收束的克製。
茯苓不閃不避,太極圖迎向刀芒的刹那,黑氣化作漩渦將其卷入,白氣則順著刀芒的紋路逆流而上。
令人震驚的是,那些足以焚毀星辰的真火,在漩渦中竟如溪流遇海般溫順,被黑白二氣層層分解,最終化作一縷縷帶著暖意的光絲,融入源界星海的虛影中。
“這是……太極歸流?”陸壓的聲音帶著驚訝,長刀攻勢不由一滯。
“是‘和光同塵’。”茯苓糾正道,掌心太極圖突然擴大,將陸壓的半個身影籠罩其中,“前輩的太陽法則太剛,晚輩的星海法則尚柔,正好互補。”
說話間,她眼底的星海虛影與陸壓的太陽印記產生共鳴,那些被分解的光絲在虛空中凝成一道橋梁,一頭連著混沌榜第三的位置,一頭落在華夏台的氣運光柱上。
原本滯澀的光柱頓時暴漲,嬴政身後的九龍虛影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龍鱗上的金色紋路徹底亮起!
陸壓何等人物,瞬間明白她的用意。他並未反抗,反而主動散去三成真火,讓其順著光橋彙入仙秦氣運——那是他對同源文明的默許,也是對這後輩丫頭“點到即止”的回應。
即便如此,太極圖中仍有一道柔和的推力送出。
陸壓順勢後退半步,金袍上的火焰紋路黯淡了些許,混沌榜第三的名字旁,勝負標識閃爍了三下才定下“負”字,卻沒有尋常敗績的狼狽,反而像是一場圓滿的切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後生可畏。”陸壓的聲音裡帶著笑意,太陽印記重新亮起時,竟在旁邊凝出一行小字:“和光同塵,可承曦光。”
茯苓躬身行禮,青絲間的鴻蒙氣輕輕晃動,將那道光橋徹底融入華夏台的氣運光柱。
此刻的仙秦氣運已如瀚海奔湧,嬴政抬手時,龍袍上的“秦”字竟透出混沌色的光澤——那是氣運圓滿的征兆。
“多謝前輩承讓。”茯苓轉身落回華夏台,眼底的星海虛影裡,正有一輪小小的太陽緩緩升起,與原本的星辰交相輝映。
贏睿淵走上前,指尖拂過她發梢的星火:“回來得正好。”
茯苓抬頭一笑,星海般的眼底映著他的身影:
“說好的五年,自然不會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