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祭祖節前夕,白綿綿嗅到了商機。她知道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艾葉點心,而艾葉點心在京城的市場上並不常見。
她想起了現代的青團點心,決定利用這個機會,教趙梅香和李誌遠製作青團,並計劃將這些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美食推向市場。
白綿綿把趙梅香和李誌遠叫到棠心齋,她向他們解釋了祭祖節的市場潛力,並提出了製作青團的想法。
"梅香,誌遠,馬上就到祭祖節了,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艾葉點心。我想到了青團,這是一種結合了傳統和創新口味的點心,我覺得我們可以在市場上推廣它。"
白綿綿興奮地說道。
趙梅香和李誌遠對白綿綿的計劃感到好奇,他們問她:"綿綿,青團是什麼樣的點心?我們以前沒聽說過。"
趙梅香在聽到白綿綿關於青團的描述後,表示自己對這種點心並不熟悉。
她隻知道艾葉可以用來製作點心,但青團這種點心卻是聞所未聞。
白綿綿耐心地向她解釋道:"青團是一種用艾葉和糯米粉製作的外皮,裡麵可以包裹各種餡料,比如紅豆、綠豆、板栗和芝麻白糖等。這樣製作出來的點心既有艾葉的清香,又有餡料的美味,非常受歡迎。"
趙梅香和李誌遠聽後,都感到心動。
他們雖然經驗豐富,但從未嘗試過這樣的創新。他們想象著這些點心的味道,都認為一定會非常美味。
趙梅香和李誌遠聽後,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們對這個新奇的想法感到非常感興趣,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綿綿姐,這個點子真不錯!我們可以嘗試製作一些樣品,看看顧客的反應。"趙梅香興奮地說道。
李誌遠也讚同道:"是的,綿綿,我們可以嘗試一些新的餡料組合,讓青團更加吸引人。”
"這個點子真不錯,我敢保證,這些青團一定會很受歡迎!"李誌遠興奮地說道。
白綿綿微笑著,她知道有了趙梅香和李誌遠的加入,青團的製作將會更加成功。
“不過,既然是要製作青團肯定少不了艾葉。”
“這樣吧,梅香一會跟我去集市買艾葉。”
“至於誌遠,你留在店裡幫我看店吧?”
趙梅香跟李誌遠點頭答應,“沒問題。”
不過,趙梅香聽到白綿綿要去市場買艾葉,覺得有些虧。
便提出,"綿綿,我知道市場上艾葉的價格並不便宜,而且買來的艾葉質量也不一定好。不如我們去山上找艾葉,那裡的艾葉新鮮又免費。"
白綿綿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畢竟家家戶戶需要的東西,應該不會太貴吧?
“很貴嗎?”
趙梅香搖頭,“不算特彆貴,但是咱們是開店肯定要的多,買的話肯定不劃算。
"綿綿,我正好知道一個地方,那裡有很多艾葉,估計現在彆人還沒有發現。我們可以去那裡采摘。"
白綿綿高興地答應了。
“好啊!”
趙梅香的建議不僅能節省成本,還能保證青團原料的質量。
"那我們明天就去山上采摘艾葉,李誌遠,你留在店裡幫忙看店,到時候我們回來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白綿綿對李誌遠說道。
李誌遠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他知道白綿綿的計劃非常重要,他也願意在店裡幫忙,確保一切順利進行。
第二天,白綿綿和趙梅香一起前往山上采摘艾葉。
在前往山上的路上,白綿綿和趙梅香一路上有說有笑,討論著青團的製作和活動籌備。。
白綿綿對這次采摘艾葉的事情有些興奮,同時也對即將到來的祭祖節充滿了期待。
當她們到達山上的艾葉叢時,發現那裡艾葉茂盛,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白綿綿和趙梅香開始忙碌地采摘艾葉,她們一邊工作,一邊欣賞著山間的美景。
就在這時,她們注意到遠處有一群人似乎也在采摘艾葉。
她們走近一看,發現是一群山民,他們正在為祭祖節準備艾葉。
白綿綿和趙梅香決定與他們交流一下,看看是否能夠從他們那裡學到一些采摘艾葉的技巧。
山民們熱情地接待了她們,並分享了一些采摘艾葉的經驗。
山民看著白綿綿和趙梅香,“艾葉最好在清晨采摘,那時候的艾葉最為新鮮,香味也最為濃鬱。”
“此外,他們還要注意艾葉的成熟程度,過嫩或過老的艾葉都不適合用來製作點心。”
白綿綿和趙梅香感激地向山民們道謝,“謝謝你們告訴我這些,我會按照你們的建議去采摘的。”
“要是有緣,到時候諸位可以下山到京城中的棠心齋一聚。我家的點心味道樣式各不相同,到時候或許有免費品嘗的活動。”
山民聽到後,都感覺驚喜。
“那就多謝兩位姑娘了。”
白綿綿跟趙梅香相視一笑,擦了擦臉上的汗。
她們在采摘的過程中,也不斷地交流著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艾葉製作出美味的青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