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譜囚籠:文明數據的鑒偽者(七十四)_天眼鑒寶:我的傳奇鑒寶人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天眼鑒寶:我的傳奇鑒寶人生 > 光譜囚籠:文明數據的鑒偽者(七十四)

光譜囚籠:文明數據的鑒偽者(七十四)(1 / 2)

第1023章:古玉暗紋的線索

七月的午後,陽光透過“聚寶軒”雕花的木窗欞,在青石板地麵投下斑駁的光影。陳軒蹲在裡屋的樟木箱前,指尖拂過箱底泛黃的棉紙,空氣中彌漫著老木料與陳年灰塵混合的沉靜氣息。師父離世已三月有餘,這間承載了他三十年記憶的古玩店,如今隻剩他一人守著滿屋的舊時光。

“師父總說‘藏物如藏心’,可這箱子裡的東西,我竟有大半沒見過。”陳軒輕歎一聲,將箱角一疊藍布包裹的卷軸小心挪開。箱子底層鋪著厚厚的絨布,上麵整齊碼放著十幾件大小不一的古玩,從青花小罐到銅製鎮紙,皆是師父生前精心收藏的物件。他的目光落在角落一塊用紅綢包裹的硬物上,綢布邊緣已泛起淺褐色的黴斑,顯然有些年頭沒動過了。

解開紅綢的刹那,一抹溫潤的白綠光暈漫開,陳軒瞳孔微縮——那是一塊巴掌大小的和田玉牌,玉質細膩如羊脂,表麵因常年盤玩形成了一層透亮的包漿。玉牌正麵雕刻著“鬆鶴延年”圖,仙鶴展翅的姿態栩栩如生,鬆針的紋路細如發絲,一看便知是清代玉雕高手的手藝。

“清代和田玉子料牌,水頭足,雕工精,倒是件好東西。”陳軒用指腹摩挲著玉麵,冰涼的觸感順著指尖蔓延開,讓他因整理舊物而躁動的心緒漸漸平複。他玩古玩二十多年,過手的玉件沒有上千也有數百,可這玉牌上手的瞬間,他體內那股與生俱來的“天眼”能量竟微微震顫了一下——這種感覺,隻有遇到極特殊的古物時才會出現。

他翻轉玉牌,背麵的景象讓他眉頭一蹙。不同於正麵的精致紋飾,玉牌背麵光禿禿的,隻在邊緣處有幾道若隱若現的淺痕,像是被硬物刮擦的痕跡。“可惜了,這麼好的玉牌,背麵竟有損傷。”陳軒惋惜地搖搖頭,正要將玉牌放回箱中,眼角的餘光卻瞥見那些“劃痕”似乎隱隱連成了線條。

他起身從博古架上取來放大鏡,這是師父留下的德國老貨,鏡片磨製精良,能看清發絲粗細的紋路。當放大鏡的光圈落在玉牌背麵時,陳軒的呼吸驟然停滯——那些看似雜亂的淺痕,竟是由無數細密如蚊足的陰刻線組成,線條交錯縱橫,隱隱構成了一幅微型圖案。

“這是……地圖?”陳軒的心臟不受控製地狂跳起來。他將玉牌平放在桌上,借著窗外斜射的陽光仔細觀察,放大鏡下的紋路漸漸清晰:幾條彎曲的線條應該是山脈走向,中間一個不規則的圓圈標注著什麼,旁邊還有幾個類似箭頭的符號。最讓他震驚的是,在圖案右下角,刻著三個極小的篆字,筆畫古樸蒼勁,正是“玄山氏”三個字。

這個名字像一道閃電劈進陳軒的腦海,他猛地想起師父臨終前放在床頭的那本牛皮筆記。他快步走到書桌前,從抽屜深處翻出那本邊角磨損的筆記,紙頁已經泛黃發脆,翻動時發出“沙沙”的輕響。他手指飛快地在筆記中翻閱,終於在最後幾頁找到了關於“玄山氏”的記載。

“玄山氏,清末民初古玩奇人,善鑒古物隱秘,尤精藏珍之術,其藏品散落民間,多留暗記待有緣者……”筆記上的字跡是師父晚年所書,筆畫已有些顫抖,卻依舊工整。陳軒盯著“藏珍之術”四個字,再低頭看向玉牌上的圖案,一個大膽的猜測在他心中成形:這玉牌背麵的暗紋,恐怕就是玄山氏留下的藏寶圖!

他重新拿起放大鏡,逐字辨認著玉牌上的圖案細節。山脈線條旁刻著幾個更小的字,放大後勉強能認出是“邙嶺”“洛水”字樣,這讓他瞬間鎖定了方位——豫西的邙山一帶,自古便是古墓雲集之地,玄山氏將寶藏藏在那裡合情合理。而那個不規則圓圈周圍,刻著“銅”“器”“庫”三個殘字,雖然字跡殘缺,但組合起來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

“商周青銅窖藏……”陳軒喃喃自語,指尖因激動而微微顫抖。他曾在古籍中見過記載,玄山氏畢生癡迷商周青銅器,據說收藏了數十件國寶級重器,卻在晚年突然銷聲匿跡,他的藏品也成了古玩界最大的謎團。師父筆記裡還提到,玄山氏最擅長在古物中隱藏信息,曾有傳聞說他的一件玉佩裡藏著三處窖藏的線索,沒想到今天竟真的被自己遇到了。

為了確認暗紋的真實性,陳軒取來一盞台燈,將玉牌放在強光下照射。透光照中,玉牌內部的棉絮狀紋理清晰可見,而那些暗紋的走向與玉料的天然肌理完全不同,顯然是後期人工雕刻的。更奇特的是,在強光折射下,幾條暗紋交彙處竟浮現出淡淡的“商”“周”二字,仿佛是玉料本身透出的字跡。

“這雕刻手法絕了!”陳軒忍不住讚歎。玄山氏顯然用了特殊的陰刻技巧,將紋路深度控製在毫厘之間,既能隱藏信息,又不損傷玉牌的整體美感,這種手藝在現代早已失傳。他忽然想起師父曾說過,玄山氏的鑒彆秘術中有“三目識真”之說,難道這玉牌與自己的天眼能力有什麼關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集中精神,催動體內的天眼能量。眉心處傳來熟悉的溫熱感,眼前的玉牌漸漸蒙上了一層淡金色的光暈。在天眼視野中,那些暗紋仿佛活了過來,線條邊緣泛起微弱的熒光,原本模糊的符號變得清晰可辨——圓圈旁的符號竟是商周時期的“窖”字象形文,幾條箭頭則指向圓圈中心,旁邊還刻著極小的“左三右七,依山為庫”八個字。

“依山為庫……”陳軒咀嚼著這幾個字,忽然想起師父筆記裡摘抄的玄山氏語錄:“藏器者,非藏於室,藏於天地也。石為門,山為庫,方能曆久不朽。”這兩句話竟隱隱對應,看來這玉牌上的線索絕非偽造。

他將玉牌小心收好,放進貼身的錦袋裡。窗外的陽光漸漸西斜,給滿屋的古玩鍍上了一層暖金色。陳軒望著師父的遺像,照片裡的老人笑得慈祥,仿佛在說“好小子,總算找到它了”。他深吸一口氣,心中湧起一股使命感——師父一生追尋玄山氏的蹤跡而不得,如今這份傳承落到了自己肩上,無論前路有多少艱險,他都必須把這段被遺忘的曆史找回來。

夜幕降臨時,陳軒將玉牌的暗紋拓印在宣紙上,用鉛筆細細勾勒出完整的圖案。圖紙鋪開在桌上,邙山的輪廓、洛水的走向、窖藏的方位都已清晰呈現。他指尖點在圓圈中心,那裡正是暗紋彙聚的終點,也是玄山氏留給後世的寶藏坐標。

“明天,該去邙山走走了。”陳軒收起拓圖,將玉牌鄭重地放進保險櫃。窗外的月光透過窗欞照進來,落在保險櫃的銅鎖上,泛著細碎的銀光。他知道,從發現這枚玉牌開始,一段跨越百年的傳承之謎,即將在他手中揭開序幕。而那個刻在玉牌角落的“玄山氏”落款,就像一把鑰匙,即將打開通往塵封曆史的大門。

第1024章:玄山氏的傳承

清晨的薄霧還未散儘,“聚寶軒”的木門便發出“吱呀”一聲輕響。陳軒背著雙肩包站在門口,背包裡裝著拓印的窖藏圖、放大鏡和師父留下的幾本古玩史料,他抬頭望了眼天邊泛起的魚肚白,深吸一口帶著露水氣息的空氣,轉身鎖上了店門。

“師父,等我好消息。”他對著空無一人的街道輕聲說道,腳下的青石板路被晨露打濕,踩上去泛起細碎的水光。按照計劃,他今天要去市圖書館的古籍部,那裡藏著不少關於清末民初古玩界的史料,或許能找到更多關於玄山氏的線索。

市圖書館坐落在老城區的文廟旁,是一座民國時期的紅磚建築,飛簷翹角間透著歲月的沉澱。陳軒熟門熟路地穿過栽滿銀杏的庭院,來到三樓的古籍部。管理員李老師是個頭發花白的老者,見他進來便笑著打招呼:“小陳又來查資料?今天想看哪方麵的?”

“李老師早,我想找清末民初關於‘玄山氏’的記載,不管是筆記、雜錄還是地方誌都行。”陳軒遞過借閱證,指尖因緊張微微發涼。

李老師推了推老花鏡,在電腦上敲了幾下:“玄山氏?這名字有點耳熟……哦,在《古玩雜記》和《民國收藏考》裡好像提過,我幫你調出來。”他轉身走進庫房,片刻後抱著幾本線裝書出來,書頁邊緣已經泛黃發脆,封麵上用毛筆寫著書名。

陳軒在靠窗的書桌前坐下,小心翼翼地翻開最厚的《民國收藏考》。書頁間彌漫著陳舊的紙墨香,字跡是工整的館閣體,記載著清末至民國年間的收藏大家事跡。他手指飛快地翻閱,在“奇人錄”章節裡找到了關於玄山氏的記載:

“玄山氏,生卒年不詳,活躍於光緒至民國初年,籍貫待考。其人善鑒古物,尤精於器物隱秘,能於殘碑斷簡中尋藏珍之跡,於金玉銅瓷中辨歲月之痕。所藏商周青銅器三十餘件,皆有‘玄’字暗記,然晚年隱於邙山,藏品不知所蹤,時人謂之‘藏器於山,藏道於心’。”

這段記載雖短,卻與玉牌上的線索完全吻合。陳軒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他用手機拍下這段文字,繼續往下翻,在附錄的《玄山氏鑒寶語錄》中看到了更詳細的描述:“鑒物者,三法也:一觀其形,二辨其質,三悟其魂。形可仿,質可造,唯魂不可假。魂者,歲月之痕,匠人之心,藏於微末,見於慧眼。”


最新小说: 末世災變:我靠收割反派暴富 惡雌嬌又欲,五個獸夫纏歡上癮 惡魔不會談戀愛 雪花融化的那一刻 這次我要做執刀人 關山第一俠遼東英雄傳 躺平女配被係統坑成頂流 下放海島魚肉糧,科研大佬纏生多胎忙 重生後才發現我有青梅 渣夫護寡嫂?重生大小姐改嫁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