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爆發。
30日,誌願軍西線主力部隊進至古軍營洞、塔洞、泰川以北、雲山以北、溫井、熙三一線,完成戰役展開,並在此過程中殲滅南朝鮮軍第6師大部、第8師2個營,圍困第1師。
南朝鮮軍遭到打擊,但並未引起麥克阿瑟的重視,他仍然堅持在感恩節前完成占領朝鮮的計劃。
31日,美軍第24師進至泰川、龜城,英軍第27旅進至定州、宣川,分州、新義州前進。
麥克阿瑟命美軍第1師(該師在美軍陸軍中曆史最悠久,享有“王牌軍”稱號)開赴雲山增援;
南朝鮮軍第1師主力向寧邊地區轉移,第8師退集球場地區,第7師東調球場、德川地區;
美軍第2師北調安州地區作為第8集團軍的預備隊。
彭總司令員采取向敵側後實施迂回結合正麵突擊的戰法,集中兵力殲滅雲山、泰川、球場地區之敵,要求各部於11月1日黃昏發起進攻。
11月1日17時,誌願軍第39軍向被圍困在雲山的南朝鮮第1師發起進攻,並與前來增援的美騎兵第1師展開較量。
經激戰,於2日挑曉將美騎兵第1師第8團、南朝鮮第1師第12團大部殲滅,並將美第8團直屬隊和第3營共700餘人圍困於雲山以南諸仁橋地區。
被圍之敵在飛機、坦克的支援下多次突圍均告失敗,於3日晚向誌願軍投降。
第39軍在雲山戰鬥中殲滅美軍第8團大部、第5團1部及一部南朝鮮軍,斃傷俘敵2000餘人,其中美軍1800餘人,繳獲飛機4架、擊落敵機3架、擊毀和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餘輛、各種大炮119門,沉重地打擊了美軍的囂張氣焰。
老爺子就是在著名的雲山戰役中被流彈炸傷的。
回國後,老爺子本來有機會轉業到更大的城市工作,但想到那麼多的戰友都犧牲了,自己已經非常幸運了,就把寶貴的機會讓給了其它人。
老爺子選擇回到了濟南,成了濟南紡織廠的一名普通乾部。
數十年的工作中,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永葆一顆報效祖國的心,事事以黨的利益為重。
因為小時候生活艱苦,離休後,他秉持著節約的傳統美德,衣服縫縫補補不用說,連毛巾都是打了補丁的。但是,對於有需要的人,他總是大力支持。
李富麗回憶說:
“我父親在老年活動室聽來的,青山村有3個小朋友,家庭條件艱苦。他主動去對接,資助了他們五六年的學費、生活費。鎮裡造橋修路,父親也捐款,還有其他地方地震災害,他也去捐款。”
徐彥輝深知每一位參與過戰爭的老兵都是國家和人民的英雄,他們經曆了戰火紛飛、生死考驗,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扞衛了和平與正義。
因此,無論何時何地,隻要他見到這些曾經浴血奮戰的老兵們,心中都會湧起一股深深的敬畏之情。
這種敬畏並非僅僅源於表麵的尊重,而是源自內心深處對於那些英勇無畏事跡的敬仰和欽佩。
他常常會想象當年戰場上硝煙彌漫、槍林彈雨的場景,而這些老兵就是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毫不退縮地衝鋒陷陣···
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正義的戰爭,是一場偉大的戰爭,是一場具有深遠影響的戰爭!
它不僅是中國人民保衛祖國、反抗侵略的壯舉,也是亞洲和世界人民維護和平、反對戰爭的典範。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的偉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強大動力。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
永遠銘刻在人類和平、發展、進步的史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