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湖北省轄地級市。
地處湖北西南部、長江上遊和中遊的分界處,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四季分明,水熱同季,寒旱同季。
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
清朝時改稱“宜昌”,取“宜於昌盛”之意。
宜昌曆史悠久,巴楚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屈原、古代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嫘祖、楊守敬等曆史名人都出自這裡。
徐彥輝一行四人卻直接就繞過了市區,沒有留戀這座文化悠久的城市。
他們不是來旅遊的,市區裡也沒那麼多的孤兒···
來之前就已經聯係過了這裡的社會福利機構,因為收養孤兒是要滿足很多條件的。
如果不是霍繼國也來,那徐彥輝可能就要帶著李富麗來了。
因為收養孤兒的第一條,就是收養人要年滿三十周歲···
經過一天的走訪和考察,徐彥輝和霍繼國最終決定,把地點改到了監利縣蓉城鎮。
因為蓉城鎮是去年洪水最嚴重的受災地區之一。
到達蓉城鎮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四個人找了個賓館住了下來。
“剛才在社會福利院,我看你臉色一直很不好看···”
劉燕早就注意到了,從見到院長的那一刻,徐彥輝的臉色就格外的陰沉。
認識他兩年多了,劉燕很少見到徐彥輝這個樣子。
徐彥輝掏出煙來點上,淡淡的說:“你沒有發現麼,那個院長看到咱們,就仿佛是看到了財神爺。這些孤兒在他的眼裡,就好像是搖錢樹一樣。”
劉燕無奈的搖了搖頭。
她這麼聰明,怎麼可能沒看出來?
“其實你也應該理解他們,社會福利工作在哪個城市都是難題,他們也有自己的辛酸和無奈···”
徐彥輝無奈的歎了口氣。
“我隻是不喜歡他說話的語氣和態度···行吧,明天再說吧,叫上霍繼國兩口子,咱們先出去吃飯···”
霍繼國從小在廣東長大,飲食已經習慣了平淡。
“小徐啊,彆看我是個山東人,可是卻生了個廣東人的腸胃。”
程曉雅貼心的給霍繼國把菜裡的辣椒都挑了出來。
看她嫻熟的動作和兩個人的默契,顯然這應該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徐彥輝羨慕的看了看他,然後笑著說:“我是在河北保定當的兵,當時炊事班裡就有個湖北人,對辣椒情有獨鐘,所以我也就習慣了。”
霍繼國接過徐彥輝遞過來的煙,點上以後,笑著跟徐彥輝說:“我看到你剛才對那個福利院的院長不太友好,其實大可沒有必要,很多事情也不是他能做主的。”
徐彥輝笑著點了點頭。
同樣的課,剛才劉燕已經給他上過一次了。
“其次當知道你準備要收養孤兒的時候,我最早是反對的,知道為什麼嗎?”
徐彥輝愣了愣,隨即就搖了搖頭。
霍繼國淡淡的說:“當年打仗的時候,我見過太多的孤兒了。那個時候,我們攻入越南本土,後來都形成了一個規矩,戰場上優先的擊殺順序,第一個就是兒童,然後就是婦女。”
除了程曉雅,徐彥輝和劉燕都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