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料,或者說在懷石料理中,茶碗蒸確實是符合湯品的定義的,沈墨覺得幸平創真壓根沒有考慮過自己會不會跑題這種問題,壓根就是他的主角光環始終在發揮著力量。
蒸蛋出鍋後,撕去保鮮膜,頂上撒剛才順手用烤箱烤過的鰹節花脆片,烘烤後的脆片遇熱微潤,釋放焦香,與柔滑蒸蛋形成質感對比。
最後擺上新鮮三葉芹葉,玻璃盞置於原木托盤,旁插消毒青竹片,完成了簡約卻又精致的擺盤。
“好雅致的一道菜啊。”看著幸平創真端上來的茶碗蒸,盧卡斯笑了笑,衝幸平創真點了點頭,示意起碼在外觀上已經很順利征服了這些評委們。
和傳統的蒸雞蛋不同的是,這道茶碗蒸加入湯的比例很高,所以並不是那種嫩黃色,而是淺琥珀色。
就像剛才所說,玻璃盞端上桌時,盧卡斯就已經先被通透質感抓住,淺琥珀色的蒸蛋如凝固的晨露,表麵零星撒著焦褐色鰹節脆片,點綴鮮綠三葉芹葉,盞旁斜插的青竹片帶著草木潮氣。
蒸蛋邊緣與玻璃壁間,凝著細密水珠,像給這碗固態湯罩了層霧麵濾鏡,這群評委們個個都是吃過見過的,所以自然不會提出什麼質疑。
端起玻璃盞湊到鼻尖,未動勺,先聞香,昆布的海洋鹹鮮率先鑽鼻,混著鰹節若有似無的發酵香,像站在清晨的漁港,鹹濕海風裹著魚乾氣息。
凍乾鬆茸的菌香隨後浮現,是深山鬆針下的潮濕腐木味,卻被蒸蛋的溫熱烘得愈發明亮。
最後是三葉芹葉的草本辛香收尾,清苦中帶點檸檬草的銳感,給厚重鮮香踩了腳刹車。
“嘖。”觀眾席上的葉山亮有些不爽的嘖了一聲,“我說,沈墨是個怪物也就罷了,怎麼幸平的進步速度也這麼快啊!沈墨起碼還有個好師父,他到底是在跟誰學習啊?”
“跟他爹吧?”汐見潤教授在旁邊說道,“如果是城一郎的話…”
話說到一半,汐見潤突然用力扭過了臉,“不對,那個家夥!就才波城一郎那個家夥!才沒有這種水平呢!”
雖然是最後觸發了汐見潤對城一郎的ptsd,但是這句話葉山亮還是讚同的,那位城一郎先生他是知道的,水平確實很強,但是真的能和那位陳立新師傅相提並論嗎?
應該說,起碼在葉山亮眼中,單是他認識的廚師裡,還沒有能超過陳立新的。
瓷勺輕切入蒸蛋,“啵”地破開絲絨質地,蛋液如融化的奶酪般滑入勺中,連帶著底層的凍乾鬆茸碎、三葉芹莖段,一起被送入口中。
這蒸蛋的綿密超乎了盧卡斯的想象,舌尖輕壓便化開,像含了團溫熱的雲霧,昆布鰹節出汁的鮮味在化開瞬間炸成煙花,凍乾鬆茸碎遇熱回軟卻保留微脆芯,三葉芹莖段是利落的“哢嚓”聲,鰹節脆片則是“簌簌”的焦香碎響,三種脆感在柔滑蛋液中炸開,像在口腔裡演了場打擊樂一般。
雖然中間已經隔了一道菜了,但是盧卡斯還是順利從腦海中調出了第一道,繪裡奈的前菜的信息,一邊回味著剛才的風味,一邊和現在的這道菜進行著對照分析。
前菜以泰式酸辣和潮汕發酵鮮完成了味覺的衝鋒,青檸的銳酸、魚露的鹹鮮、小米辣的辛香、蝦子的陳釀鮮,如熱帶暴雨般轟炸味蕾,讓他的味覺感官處於高度興奮的狀態。
但是另一方麵,如果處理不當的話,這種極端的興奮狀態,可能會成為一個障礙,妨礙到後續的菜品。
不過此時幸平創真做得很好,茶碗蒸則以昆布海洋鮮、鰹節發酵鮮和鬆茸菌鮮構建了一道由鮮味構成的緩衝帶,酸感歸零,辣味消散,僅保留前菜鮮味的餘韻,並注入新鮮味層,例如昆布的植物鮮、鬆茸的菌鮮等等。
沈墨在場下,單純隻是看著這兩道菜實際上也能明白,這種從刺激到舒緩的味覺節奏,如同給味蕾按下了暫停鍵,為後續主菜預留味覺容量。
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很多時候人在吃過比較重口的食物之後,哪怕並沒有吃飽,也很有可能覺得自己已經不想吃了,這就是味覺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已經沒有足夠的容量提供給後續的食物了。
不管下一個抽到主菜的人是誰,現在要做的事情實際上已經很明確了,用如同狂轟亂炸一般的磅礴濃鮮,去承接前兩道菜留給食客的餘韻,徹底將這個套餐推上一個高潮。
看了看旁邊剩下的兩人,臉上也掛上了一絲淡淡的笑容,哪怕是一直都有些魂不守舍的才波朝陽,此時神色也放鬆了不少,明顯已經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所在,沈墨也可以鬆一口氣了。
“乾得漂亮啊。”沈墨忍不住感歎了一句,雖然不知道前兩道菜的勝負究竟如何,但是配合到了這個程度,已經是一場很精彩的烹飪了,最後的勝負似乎都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還不錯嘛。”繪裡奈用鼻孔出氣輕哼一聲,也是難得誇了幸平創真一句,“能跟得上我的思路,也算他稍微有點長進了!”
盧卡斯已經將這小碗的茶碗蒸吃完,咽下後,口中殘留的三葉芹草本香如餘音繞梁,恰好中和了前菜泰式醃蝦的酸辣餘味。
再咂摸,昆布的海洋鮮在喉間泛起淡淡回甘,像海風退潮後留在沙灘的濕氣這碗“凝固的湯”,竟比流動的湯更讓人回味悠長。
作為食客,最讓他感到驚喜的是凍乾鬆茸的香氣還原度,複水泡發後的菌香雖少了鮮鬆茸的野性衝勁,卻多了份可控的雅致,鰹節脆片的創意更像神來之筆,把傳統湯品的喝變成吃,脆與滑的碰撞,讓湯的體驗從一飲而儘變成了慢慢拆解,讓那種濃鬱香味更是在源遠流長。
“這就是你使用凍乾鬆茸粉的原因啊。”抬起了頭的盧卡斯滿眼都是讚賞,“凍乾鬆茸碎的多孔結構能精準控製香氣釋放節奏,在茶碗蒸中,底層凍乾碎遇熱先釋放菌香前調,中層蛋液鎖住菌香中調,頂部脆片激發焦香尾調,而新鮮鬆茸切片的香氣釋放是一次性爆發,難以形成層次,這些都是你臨場想到的嗎?好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