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越來越有昏君的味道了,一套一套的。”
徐天扶額。
小心朕給你賜一杯毒酒。
幾人扯了會淡。
他認真道:
“咱們得商量下,大涼帝國怎麼弄?”
“整完這些,朕還要西征呢。”
宋東明沉思片刻道:
“我建議帝國都城還是要放在長安,天啟城遠離中原,太遠了。”
“不過,由於帝國版圖太大,我們可以實行兩京製,長安為都城,天啟城為陪都。天啟城也需要一套班子,治理北方。”
於是,君臣四人開始仔細商議。
後一日早朝,涼帝頒下諭旨。
宋東明為帝國左相,執掌中書省。
崔北枳為帝國右相,執掌門下省。
陳錫亮為帝國尚書令,執掌尚書省。
他們三人迅速搭建班子。
為了考慮平衡,他們都選了原北齊的人才,原北涼的人才,原大乾的人才,還有劍州的人才。
這一通操作猛如虎。
直接造就了大涼帝國後來的齊黨,涼黨,乾黨和劍黨。
就連他們三人自己,都被拉下了水。
崔北枳為首的齊黨,由當年北奔到北齊的世家大族組成,他們勢力最大,因為不光是京城,還有天啟城幾乎都是被齊黨控製。
陳錫亮為首的涼黨,自然是北涼的人組成,他們最為囂張。
乾黨是推了賈政到台前,都是乾帝時期留下來的官員。
劍黨最小,卻最有錢,袁天風主持過一段時間,後來傳給了他的徒弟。
宋東明這個丞相,在各黨之間遊走,和稀泥。
這都是後話。
用涼帝的話說,沒有黨爭,那還叫朝廷?
……
在崔北枳,宋東明和陳錫亮他們三人抵京後的第三天,徐梟帶著北涼一批老卒,還有盛明蘭一起到達京城。
徐天親自迎接了徐梟,給足了他這位老涼王的麵子。
京城人人讚歎,老涼王有個好兒子。
還有一句話不敢說出口。
“這個人屠居然活的好好的,沒天理啊。”
徐梟在春秋時期,滅五國,又馬踏江湖,打爛世家。
他是真正的仇敵遍布天下。
‘人屠’這稱號,可不是白叫的。
讓人氣憤的是,這個雙手都是鮮血的人,居然活的好好的,他兒子還成了新朝大帝。
這特麼找誰說理去?
“老爹,這京城與你在那會,不一樣了吧?”徐天笑問。
“那是,我在那會,還頹敗的很。”徐梟一笑,“當年的老皇帝,從江南硬是遷移了數百世家到京城,這才有了雛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