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謀劃
古德裡安與博克之間爆發了第一次意見衝突,爭論的主因就是德軍目前選擇的進攻方向。
保守的博克認為應該穩紮穩打,先鞏固登陸區域,積累足夠的兵力後再開始向外圍輻射,按照統帥部的計劃,沿著海岸公路向多佛爾與福克斯通側後迂回,爭取把英國的機動兵力一次性圍殲在海邊,隨後奪取多佛爾與福克斯通的港口,隻要能夠占據這兩個完備的海港,德國軍隊就可以源源不斷的踏上英國的土地,到時候英國是圓是扁就隨意德國搓弄了。
而古德裡安有著他獨特的看法,他認為應該在英國人還未反應過來之前,集中現有的裝甲突擊力量,直接向倫敦衝擊,因為英國的大部分兵力都已經被吸引到了多佛爾一線,倫敦對於德軍來說幾乎是不設防的。
博克對此表示懷疑,因為就算英國人的反應再遲鈍,也不會放任一片區域失去聯絡24小時而無動於衷,同樣德國對戰場情報的遮蔽如何嚴密也無法保證不會有漏網之魚。
登陸區裡雖然沒有英國平民遺留,但是已經有偵查分隊報告在周邊地區有些小型農莊依然還有一部分單門獨戶的英國農民遺留下來,雙方甚至還發生了短暫的交火。而德國傘兵的報告更是顯示了在中間區域,依然有不少小規模駐防部隊和哨所存在,雖然傘兵消滅了所遇到的所有敵軍,但是不能保證對方在遇襲時沒有發出警報,同樣無法保證沒有人在襲擊中逃脫,因為攻擊都發生在夜間,雖然月光明亮,但是英國鄉村田野裡有不少灌木與小樹林,村莊裡更是有無數可以讓人躲藏起來的角落。
博克保守的估計,德國能夠保證戰場情報遮斷的時間最多隻有20個小時,隨後無論如何,英國方麵一定會發覺德軍已經登陸。
這點時間如果用來行軍。那麼確實可以趕到倫敦城下。但是現在畢竟不是行軍,而是在作戰,在路途之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從截獲的電話與電報中可以看出,通往倫敦的道路沿線,有很多城鎮與村莊依然還有居民駐留,當地還保留著大量的國民自衛隊與少量陸軍駐兵。
德軍的進軍不可能不驚動他們。德軍必定會遭遇沿路雜兵們的阻擊,他們隻要埋設一些地雷,或者破壞道路橋梁,進攻必定會被阻滯,英國政府將會獲得足夠的時間調整戰略,如果丘吉爾選擇就地組織防線負隅頑抗。那麼還可以勉強接受。如果英國政府選擇放棄倫敦,向西部地區撤退,那將是統帥部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德軍很可能陷入麻煩的山地戰與遊擊戰,付出的人力與物力無法估量,長時間的拖延必將引發不可預測的變數,比如國外反德勢力的乘機介入。
雖然統帥部分析過丘吉爾的性格,認為隻要給他一些希望的假象,在徹底絕望之前。他會選擇堅守倫敦,但是這一切都隻是預測,曆史上不乏看上去很硬漢的家夥最終卻是個懦夫,所以徐峻一直強調攻擊節奏的把握,在最終雷霆一擊之前儘量避免刺激到丘吉爾。
目前德軍登陸的兵力依然不夠,根本無法做到徹底包圍倫敦地區,當然也無法阻止英國政府從倫敦撤離,盲目的攻擊倫敦勢必會打草驚蛇,引發英國政府的過激反應。
現在古德裡安掌握的裝甲部隊應該優先保證登陸區的防禦,如果這支部隊離開登陸區。向倫敦突擊,一旦在路上遭到英國抵抗力量的反擊,被敵軍的層層雜兵纏住的話,多佛爾區域的英軍獲悉消息之後必定會乘虛而入,向迪爾發動反撲。
雖然缺少裝甲力量的登陸區憑借德國空軍與海軍的火力支援可以保證不失,但是這支裝甲部隊的補給線必定會被切斷,最終的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古德裡安最終還是被博克說服了,他承認這位老牌集團軍群指揮官確實有著非凡的大局觀,與他相比,自己的目光還是狹窄了一些,隻考慮到了戰術層麵的問題,看來還是需要多加曆練,積累更多的戰場經驗,開闊自己的戰略眼光。
德軍裝甲部隊一直籠罩在無堅不摧所向披靡的無敵光環之下,但是像古德裡安這種級彆的坦克指揮官們很清楚,德國裝甲部隊無敵的表象下其實掩蓋著非常明顯的弱點,現有的德國坦克部隊隻能勉強應付歐洲地區的作戰,還不是他們心目中完美的裝甲鐵拳。
德國裝甲部隊是閃電戰中地麵部隊的矛尖,德國坦克在捷克與波蘭的成功,其實是建立在敵軍陳舊的作戰理念與不合時宜的裝備,無法應付機械化部隊高速突擊與連續空中打擊的基礎之上。
德國裝甲部隊麵對的是敵人數量龐大的陸軍步兵,戰術古板,移動緩慢,反應遲鈍,而且缺乏反裝甲武器。
所以憑借裝甲薄弱的一號與二號坦克,德軍可以輕易的突破步兵的防線,同時依靠一號與二號坦克的靈活與高速,以及強大的越野通過能力,可以趕在敵軍撤退的步兵前頭完成兩翼迂回,包圍崩潰的敵軍單位,配合後續的其他部隊對包圍圈內的敵軍加以殲滅。
但是德軍裝甲車輛與他敵軍中的同行相比,並不掌握明顯的優勢。他的敵人其實擁有不少質量與性能上更優秀的裝甲車輛,德國裝甲部隊在與對方的裝甲部隊正麵對抗時,很多時候是遭到技術性碾壓的。
問題在於敵軍的對坦克的使用理念上還處於一戰時期,將坦克視為步兵進攻的支援力量,所以往往會把坦克分散配置給各個步兵單位,同時敵軍還缺少步坦聯合作戰訓練,步兵與坦克常常會在作戰中自行脫節。
所以雖然敵軍坦克部隊常常在正麵作戰中能夠擊敗德軍坦克,但是德軍會依靠局部數量上的優勢,調遣一部分坦克正麵糾纏住敵裝甲部隊,派遣另一部分坦克從側翼向敵軍裝甲部隊後方迂回,粉碎敵軍後方的指揮所與輜重,切斷敵軍的補給線。
一般情況下,對手會很快就會陷入混亂,並且開始撤退。步兵或許還能跑得掉,但是輜重補給斷絕的坦克部隊根本就沒有多少持久力。連續作戰加上機械磨損,很快就會陷入彈儘油絕發動機趴窩的尷尬境地,此時德軍會派遣步兵配合火炮一個個的解決掉這些鋼鐵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