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糾纏
開戰不到五分鐘,英國皇家海軍四條主力艦就有三條中彈,幸運女神顯然沒有站在英國人這邊。
托維上將已經發現了英國艦隊在遠程打擊上不如對手的問題,英國皇家海軍艦隊雖然長年累月的堅持進行訓練,但是大都隻是專注於航海與戰位演練,真正實彈射擊的經驗並不多。因為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同樣影響到了軍隊經費,戰艦炮管壽命有限,可以節省還是節省一點為好。
伊麗莎白女王號在船台上呆了差不多一年,剛恢複服役不到兩個月,在改裝期間,這條戰列艦原本的艦員被分配到了本土艦隊其他戰列艦上,其中大部分都隨著那些大戰艦沉入了海底,幸存下來的人現在正在德國戰俘營裡削土豆。這條戰列艦上目前隻有輪機和航海部門是老人,連炮手都是從巡洋艦隊和炮術學校裡抽調過來的,此前隻經過了幾次實彈發射訓練,打得是固定靶,成績慘不忍睹。
對艦橋的現代化改裝沒能完成,反倒搞亂了艦橋的結構和管線,設備重新安裝與調試都過於匆忙,現在這條戰列艦的指揮通訊係統故障頻繁,否則托維也不會選擇肯特號這條重巡洋艦來擔任旗艦。
現在肯特號是否還能擔負起旗艦指揮的責任的問題已經放到了台麵上,艦隊參謀組一致要求托維立即改換旗艦,將司令部換乘到還未受創的坎伯蘭號重巡洋艦上。這條排在最右側位置的重巡洋艦很幸運的沒有遭到德艦攻擊,而且還很精神的打出了五輪齊射,雖然炮彈落點有些偏差,但是整體表現看上去非常良好。
肯特號後部的大火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指揮與作戰,德國炮彈打的位置太刁鑽,戰艦設計的時候設計師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這個位置會中彈。損管隊在第二次爆炸時損失慘重,幸存的損管人員在三層甲板之間徒於奔命。有毒的煙霧在下層艙室走廊裡彌漫,下層水兵已經全都帶上了防毒麵具。由於艙內不能強行通風,因為那會助長火勢,煙霧無法迅速排出,加上燃燒消耗著艙內的氧氣,很多水手已經出現了缺氧的情況。
燃料火焰很難依靠普通的水源撲滅,損管隊已經耗儘了所有的專業滅火劑和消防沙桶,僅僅隻能把火焰控製在幾層艙室之間,除非能夠獲得外部支援,否則想要徹底壓滅火頭,還需要不少時間。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可能獲得什麼外部的支援,同樣也不可能給他們更多的時間。英國艦隊現在正以二十四節的高速在海上狂飆,這種速度下不可能安全的放下小艇,所以也談不上什麼換乘旗艦,托維拒絕了參謀組的提議,決定繼續留在肯特號上指揮作戰。
黑色的燃料煙霧蓋住了肯特號後半截船體,滾滾煙柱飄散出兩三海裡遠,主桅杆上的信號旗已經難以辨識,托維隻能全部依靠無線電來指揮艦隊的行動。
德國已經取得了幾次直接命中。艦隊已經獲得了準確的射擊參數,他們現在隻要按部就班在原有參數上加減數字就能輕鬆的把炮彈打到英國軍艦的頭上。
德國人已經打出了節奏,托維當然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他決定變換隊形與航向。打亂德國海軍的節拍。托維知道在遠距離炮戰這一項上,英國皇家海軍艦隊現在處於劣勢,無論是火炮數量還是準確度上,英國皇家海軍其實已經輸給了對麵的德國同行們。托維決定拉近雙方的距離。進入中距離戰列線炮戰,把四條主力艦現有的火力全麵發揮出來,同時可以讓輕巡洋艦投入戰鬥。在輕巡洋艦上麵英國皇家海軍占有優勢。
d日下午三點二十二分,在打出了第六輪齊射之後,等到德軍艦隊炮口火光閃起,托維下達了隊形變換命令,四條主力艦同時開始向左側轉向三十度,由橫隊轉換成了縱隊,由肯特號領頭,排在第二位是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後麵跟著貝裡克號,最後是坎伯蘭號壓陣。輕巡洋艦縱隊在主力艦變陣時也開始轉向,跟隨在了主力艦縱隊的後麵,整個艦隊拉成了一條長長的單列縱隊,排成了標準的戰列線炮擊陣型。
托維的戰術見效了,由於英國艦隊的快速變陣,同時轉向側前方,在皇家海軍原本所處的航線上,高高聳立起一座座水柱森林,德國海軍的此輪炮擊全都落空了。
肯特號在領隊的位置高速前進,她終於可以動用全部的炮塔展開炮擊了,雖然煙霧遮蔽住了x與y炮塔,但是它們依然可以依靠主炮指揮所給出的參數射擊。肯特號的黑煙還起到了一部分掩護作用,德國人很難分辨出煙霧中的艦影,隻能進行概略瞄準,炮彈落點開始變的鬆散與漫無目的起來。
不過相對的,煙霧也同時也影響到了後續各艦的測距與瞄準,伊麗莎白女王號的炮擊變的更加混亂,炮彈落點的散布麵大到連德國人都看不下去。
前甲板一片狼藉的貝裡克號從變陣之後就沒能打出一發炮彈。貝裡克號前炮塔的問題已經嚴重損傷到了這條重巡洋艦的作戰發揮,爆炸過後,貝裡克號火炮指揮所的方位盤被卡死了,同時一片來自於a炮塔的裝甲碎片擊中了測距儀的根部位置,打穿了那層鐵皮嵌入了折射鏡片組裡。
現在這條戰艦隻能依靠尾部機庫頂部的備用指揮所來進行測距射擊,由於海麵煙霧彌漫,備用指揮所連敵艦的影子都看不到,根本無法報出炮擊參數。原本旗艦肯特號可以利用它後桅上的射擊鐘向僚艦們通報炮擊參數,現在那個位置已經燒成了一片火海,黑煙滾滾,就算掛頭大象在上麵都看不到。
坎伯蘭號由於排在最後,煙霧飄到她這裡已經被海麵氣流吹得很高了,這條重巡洋艦興高采烈的用四個炮塔向德國艦隊打著齊射,可能是熟能生巧,經過了幾次休正之後,終於對一條德國輕巡洋艦打出了跨射。坎伯蘭號上一片歡騰。就在他們準備再接再礪獲取本次海戰英國一方第一個有效命中的時候,德國艦隊也開始轉向變陣了。
雷德爾絕對不是什麼繡花枕頭,雖然他在希特勒麵前一度表現的有些不堪,但是卻無法抹殺他對德國海軍發展所作出的貢獻。他曾經是希佩爾手下最年輕的首席參謀,在托維還在驅逐艦上埋頭苦乾的時候,他已經蹲在呂佐號戰列巡洋艦的指揮室裡策劃艦隊作戰了。
托維剛變動陣型,他就猜出了對方的企圖,英國人準備打一場接近戰,而這其實也正是他想要的。
公海艦隊接著打了兩輪齊射,結果全部失的。最接近目標的一發距離偏差也有五百多米。英國領隊的那艘重巡洋艦拖著長長的煙霧在海麵上狂奔,確實給德國海軍的測距造成了很大的麻煩。雷德爾決定變換隊形,拉近雙方的距離,如敵人所願,打一場中近距離的炮擊戰。
雷德爾對德國海軍的炮術充滿信心,隻要進入了一萬五千到一萬米之間,德國海軍完全可以做到精準射擊,那條戰列艦的防禦力再也不是麻煩,德國海軍可以一艘一艘的把這些英國船全都砸進海底。
德國艦隊開始向右側轉向。夾角十五度,兩列橫隊開始首尾相繼,轉換成了一列縱隊,由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領頭。以二十八節的高速,向著英國艦隊接近。兩支艦隊排成縱隊,以十度的夾角飛快的接近。德國艦隊有著明顯的航速優勢,同時在射速上也遠超英軍。雙方在接近的過程中不斷交換著炮彈。往往德國海軍打出兩次齊射,英國人才打出一輪炮彈還擊。
很快雙方已經接近到了一萬五千碼,此時兩支艦隊連續進行了幾次變相。幾乎平行的向著英國海岸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