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俾斯麥號中)
對於一艘破襲艦來講,俾斯麥的參數已經遠遠超出了海軍原本期待的指標,這條戰艦誕生於三十年代,當時的德國海軍從未想過和對手展開線列戰。俾斯麥是德意誌級裝甲艦的延伸,希特勒試探英法容忍底線的工具。
按照德國海軍原本的發展計劃,他們的野心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德國海軍開始隻是立誌於建立一支威懾性艦隊,全力發展的是輕型的巡洋艦級艦艇,唯一建造的主力艦,還是德意誌級這種非鹿非馬的裝甲艦。
此時德國海軍的思路很清晰,德國海軍已經無力與歐洲的海軍強國正麵對抗,陸軍更是被強製套上了項圈,一旦遭到海上入侵德國將沒有任何還手之力。麵對這種危機,德國海軍唯一的出路就是打海上遊擊戰,使用潛艇和襲擊艦襲擾破壞對方的海上航線,逼迫對手與德國停戰。
德意誌級裝甲艦的參數可以看出當時德國海軍的智慧,他們在凡爾賽條約的苛刻限定下,竭儘所能的設計出了一條能夠完成德國海軍戰略的大型襲擊艦。此時希特勒還未掌握政權,魏瑪政府小心翼翼,深怕跨越雷池一步,德意誌級已經是當時議員們能夠容忍的極限。
納粹上台之後也沒有輕舉妄動,他們表現的似乎比魏瑪時代更加保守,他們沒有立即建造大型水麵艦艇,而是把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投入了驅逐艦隊方麵的建設。希特勒還向英國示好,在他的推動下與英國簽訂了《英德海軍協定》,德國自願降低其擁有艦艇的噸位,在英國人來看,這是放棄和英國對抗的表現,德國人這邊誠意滿滿。
結果德國用這個花招麻痹了英國整整四年,希特勒確實是一個搞陰謀的天才,這個協定等於放開了德國海軍的擴軍許可。最關鍵的一點是,德國得以自此重新建立起他們的潛艇部隊,等到戰爭爆發之後再回過頭看看這份條約。英國人確實是在養虎為患作繭自縛。
希特勒表現的如此急不可耐,就在條約簽訂之後的第十八天,德國海軍就鋪下了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的第一塊龍骨。這種從各種參數上都超越了普通條約型巡洋艦的海上猛獸,奠定了德國海軍現代化發展的基礎。
希特勒在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一直在努力的麻痹著英國人的神經,他一直在公開與私下的場合向英國人暗示,德國的所有一切動作都不是針對大英帝國。而是為了防備邊上虎視眈眈的法蘭西法蘭西掀桌,人家哪裡虎視眈眈了喵)。
一心沉迷在綏靖政策中的英國人竟然還相信了這種鬼話,說起來盎格魯蠻子從心底裡一直防備著對麵的那堆高盧萌貨,此時能夠多一個潛在的免費打手當然最美不過。
沙恩霍斯特和格萊森諾應運而生,德國的潛艇部隊也開始全速發展,愣是用四年的世界。從兩條一百多噸的近海玩具發展成了由五十七條潛艇構成的強力部隊。讓英國人為此大吃苦頭。
希特勒覺得他已經觸摸到了英國人的心理底線,他的野心也隨之開始膨脹。希特勒準備再次試探一下英國人的容忍程度,同時為了拉攏當時一直立場模糊的海軍派係,他批準了野心勃勃的“z”計劃,而這項造艦計劃的核心,就是徐峻現在腳下的這條戰艦俾斯麥號。
可以說,俾斯麥是一條政治與軍事雙方麵的產物,這個背景就足以讓她與眾不同起來。作為德國軍事技術與納粹武力展示的一個象征物,一個標杆。俾斯麥集中了當時德國軍工最先進的技術。希特勒妄想用她來牽製住英國海軍的主力,配合著其他的襲擊艦與潛艇切斷英國的海上運輸航線。
問題是俾斯麥先天就有些不良,這條戰艦的坯子其實來自於一戰,隻是使用了最先進的建造技術,在外形上吸收了一堆時髦的設計,才讓她看上去似乎超越了同時代的戰艦。這條軍艦是簇新的,就像克虜伯其他的產品一樣,殺氣騰騰又不失精細與優雅,讓人恨不得用一個紙盒子把她包起來。
站在寬大的戰鬥艦橋上,徐峻背靠著圍欄。向著桅頂上眺望。
“射擊的成績怎麼樣,是否達到了作戰標準。”徐峻側著頭向紮夫特詢問。
“命中率達到了預期標準,對於移動目標的射擊也能令人滿意,士兵們的訓練非常刻苦,他們期待著能夠早日投入作戰。”紮夫特恭敬的回答到。
“士兵們都很擔心,他們來不及趕上參戰。”雷德爾在一旁幫腔到,他非常希望能夠讓這條戰艦早日投入作戰,相比那些繳獲的英國戰艦,他更喜歡看到德國自己生產的戰列艦在戰場上馳騁縱橫。
“讓他們不用擔心,我們的敵人並不隻有眼前這一個,德意誌崛起的道路上充滿坎坷險阻,以後他們必定將會麵對更加強大與凶猛的敵人,現在所作的每一次訓練,都是為了保證他們能夠在以後的戰鬥中發揮出更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