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各懷心思
不可否認,馮.布倫博格是個極有氣質的德國軍人,在德軍高級軍官中有不少不修邊幅的邋遢家夥,比如古德裡安之類的,但是也有像布倫伯格與馮.博克這類從幼年起就經受了嚴格禮儀教育的傳統軍事貴族後代,無論穿著還是舉止,時刻都遵守著普魯士舊式貴族的儀態風範。
這是一群非常適合上鏡頭的家夥,就連他們的敵人都抱有同感,特彆是配上德國新式製服之後,更是顯得一個個氣勢不凡。雖然說人靠衣裝馬靠鞍,但是必要的軍人氣質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要是換了個麵包店老板來穿,即便是黨衛隊軍官製服,都能給你穿出一股甜甜圈的味道出來。
陸軍元帥沒有選擇標準元帥權杖,而是選了根鍍金杖首的略杖,目地就是不想讓這次出訪顯得過於正式,畢竟這隻是對一座普通外國城市的參觀訪問。他真的沒有想到上海租界方麵竟然把場麵搞得如此宏大,怕是用來歡迎一國元首都夠了。
在交通艇上他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很顯然不是自己受歡迎的緣故,這裡麵一定有英法等國自己的打算,如果他在此處應對失當,一不小心就會給柏林那邊帶去麻煩。
布倫博格微笑著大步前行,身後跟隨著他的副官和隨從,從碼頭到觀禮台短短二十多米的道路,數十名生強力壯英國巡捕在兩旁站成了人牆,他們手持警棍奮力推搡著想要擠上前看清楚的圍觀民眾。一些安排好的市民開始向道路中間拋灑鮮花,人群裡爆發出一陣陣表示歡迎的口號聲。
“感覺就像去參加什麼慶典儀式,這些中國市民看上去相當熱情。”庫勒少校小聲的對身邊的戴維森上校說到。
“我並不這樣認為,你沒去過重慶,否則你會立即發現兩地中國民眾之間的微妙差異。”戴維森冷眼觀察著周圍的景象,他第一時間就看出了其中的問題。
這裡的市民並沒有表現出在重慶遇到的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情,他們隻是單純的把這場儀式當成熱鬨的把戲,那些撒花的人很顯然是被雇傭來的,參加過奧地利、捷克和波蘭的吞並之後,上校完全分辨得出什麼是虛假的笑容。
“他們並不知道我們與重慶的協議,否則情況一定會截然不同。”羅赫中校聽到兩位同僚的議論,他在一旁插話到。
“我認為你是對的,羅赫,而且如果他們聽信日本人的宣傳,認為我們正在支持他們的敵人的話,情況說不定還會更加糟糕。”戴維森深以為然的點起了頭。
布倫博格元帥走到了歡迎隊伍前,與幾位駐上海領事熱情的握手,隨後展開了標準式的客套寒暄。這時候他也琢磨出味道來了,顯然這幾位領事刻意抬高了此次訪問的外交規格,而最終目地一定是針對圈在邊上的那些日本人。
看來元首安排他先到上海轉一圈並不是無的放矢,這座城市下麵的水,比他先前預計的還要深。
“歡迎來到這座偉大的城市,尊敬的元帥閣下。”法國總領事奧琪顯得格外的熱情,他是真心歡迎德國使團的光臨,除了為他帶來了一批駐軍部隊之外,他還能以此向巴黎方麵展現自己的能力,順便邀一下功。
他原本隻是法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的普通領事,貝當上台前的總領事是鮑黛芝,那是個老練的外交行家,態度偏向對日本綏靖,結果貝當上台後他就被召回法國了,臨走前任命他臨時代理總領事的職務。
理論上巴黎那邊應該立即派遣新的總領事上任,但是這位奧琪閣下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寫了一份感人肺腑的電報,向貝當表示效忠。那時候貝當還在和雷諾的黨羽火並,手裡本就沒有多少人可用,遇到有人上來投效怎麼會不高興,雖然隻是個普通領事,級彆似乎有些低了,但是這解決起來還不簡單,給他升一級不就行了。
於是奧琪閣下成了法國駐滬總領事,執掌整個法租界的政務運行。曆史上這位隻擔任了四個月的代理總領事,隨即就被調回法國去了,因為某個使徒扇動起翅膀,這位總領事先生的人生已經徹底改變了方向。
無論如何,德國人是不能得罪的,不用貝當特意提醒,奧琪就深深明白這一點。這位總領事是個愛國者,這點從他近期的舉動就能看出來,自從日本對法屬印度支那施壓之後,這兩個月法租界對中國人的態度立即就變了模樣,法租界不再阻撓中國商鋪、公司和報館懸掛國府國旗,遇到一些民眾自發的反日活動,巡捕房的安南巡捕也變得非常和氣,不再掄起警棍上前驅趕阻攔,有時候甚至還會幫著維持一下秩序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