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三章參觀、交換上)
要說日本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國民普遍認為“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要不是國內保守派勢力足夠頑固與強大,明治大正時代的日本帝國,好幾次差一點就轉向了全盤子西方化。
日本海軍理應是日本國民裡麵,最先看清世界的一群人,但實際上真正見識過外國風物的隻是少數,而且僅限於一部分有條件的海軍軍官。
不是每一個日本海軍軍官,都有條件出國考察的,比如貴島中佐就沒有出國留洋過,他的畢業成績屬於中下,全班九十五名畢業生中他排在六十二位,不是什麼精英學員,更不可能拿到“天皇禦賜的短劍”那是全年級畢業成績排名第一第二位的學員才能獲得的獎品)。
像他這種成績普通的畢業生,除非有機會進入海軍大學校深造,否則就等在基層部隊慢慢熬吧。貴島盛次中佐就是熬了足足二十四年,才熬成了一個潛水分隊的司令官。
要說貴島這一期的畢業生裡沒有幾個出人頭地的,同學裡混得最好的是大野竹二大佐,眼下正在軍令部擔任大本營海軍參謀,曆史上這位在四四年還擔任過【大和】號戰列艦的第四任艦長,退役前的職位是海軍人事局長,最終軍銜是帝國海軍少將。
說起來這位大野大佐畢業成績隻比貴島好一點,九十五人裡排名四十二,可問題是他的父親是日本海軍大將元帥)伊集院五郎,過繼給大野義方海軍大佐後,才姓了大野這個姓,妥妥的海軍軍二世一枚。
貴島興致勃勃的攀爬上了u106號的指揮塔,幾乎抑製不住自己興奮的心情,他或許是首位被獲準進入獨國主力遠洋潛艇的日本海軍軍人,曆史上要等到一九四二年,遠藤信夫中佐指揮的伊30號遠赴德國之後,日本海軍才第一次接觸到德國的潛水部隊。
“設備看上去和海大型沒有太大的區彆。”貴島對著花房說到。
兩個人都是長期擔任過潛水艦艦長的內行,u艇指揮塔裡的部分裝備即便是第一次看到,他們也能把用途猜個八九不離十。
德國u艇的指揮塔與日本海軍潛水艦司令塔在設計上來看,完全屬於兩種風格。日本海軍很顯然是借鑒了早期法國和英國裝備的大型巡洋火炮潛艇的設計,比如說那條威風堂堂的絮庫夫號,日本設計師加上了一些自己的改動,結構上屬於大型指揮塔,優點是有足夠的空間來安置指揮、觀察、作戰和航海設備,缺點當然是不利於海上隱蔽,而且會增加不少潛航時的阻力。
而德國潛艇指揮塔體積普遍都偏小,這是出於實戰方麵的考慮,德國潛艇的假想敵是強大的皇家海軍,與這種敵人作戰,隱蔽性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小型指揮塔便於潛艇緊急下潛,同時潛艇的水下機動性也能夠兼顧到。
曆史上德國在戰爭中期就已經發現,他們的這些指揮塔設計得都有些過於狹小了,無法再容納下更多的防空火力,結果德國潛艇的指揮塔隨即就開始向大型化演變,不但改造了防空火力平台,還架上了四連裝機關炮。
“這是簡易瞄準裝置。”羅賓指著圍欄前方的魚雷瞄準望遠鏡支架說到。
“哦...”兩位日本軍官感歎到,不管明不明白,反正點頭總沒錯。
“兩位請朝這邊看。”第三值更官端著攝像機說到。兩個日本軍官的表情稍顯僵硬了一些,但畫麵看上去還是挺和諧的。
“這將是德日兩國海軍友誼的鑒證。”羅賓解釋到,貴島聽完連忙對著鏡頭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