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四章追捕中)
時值歲末,上海的街頭一派寒風蕭瑟,法租界引以為傲的梧桐樹枝葉凋零,金黃色的枯葉灑落在人行道上,在微風中跳著自編的狐步舞。
一輛率屬於工部局萬國商團的羅爾斯羅伊斯裝甲巡邏車,靜靜停放在靜安寺對麵的bubnge沸泉)公墓門前中國官方稱此地為靜安公墓,上海市民直接叫它外國墳山。),車頂的開放式槍座上加著一挺維克斯水冷機槍,亞麻布彈帶中已經填滿了七點七毫米子彈,在冬日的豔陽下顯得金光燦燦。
“一包紅錫包rubyeen紅寶石皇後)。”張德貴往煙攤的木盤子裡扔了幾塊銅板,拿了要買的香煙之後,還順手拿了包火柴。
張德貴拆開香煙的錫紙,利落地抖出了一根煙卷,先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接著熟練的在手背上墩實了煙絲,然後把它叼在了嘴上。
“賣的差不多就收攤吧,下半日就不要出來了。”張德貴說著話,把硬木警棍夾在了腋下,攏起手點燃了香煙。
看攤子的是一個瘦弱的女孩,穿著一件藍碎花布棉襖,看上去最多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這本應該是讀書識字充滿夢想的年紀,不過在當時那個年代,窮苦人家的孩子常常很早就肩負起了生活的重擔,為了糊口與成年人爭搶飯碗。
張德貴認識這個女孩,準確的說是認識這個女孩的祖父,這個流動香煙攤子的真正老板。老頭為人很老實,從不拖欠每個月的牌照費和巡捕們的月規錢保護費),還常常讓巡捕們賒賬買煙,所以附近管片的巡捕對他也挺照顧。這幾天老頭病了,因為看病需要不少錢,於是讓孫女替他出來繼續賣煙。巡捕們看在以往老頭不錯的份上,加上女孩子家家確實挺可憐的,這兩天倒是照顧了煙攤不少生意。
女孩沒有和張德貴搭話,隻是用怯怯的眼神望著這個年輕的巡捕。
“好了,我就當你是知道了。”張德貴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他把警棍在腰間的皮帶圈上掛好,順手把火柴扔回了香煙攤上。
“剛好幾點鐘格?格米幫赤佬哪能還麼來?說好幾點鐘的?那幫混蛋怎麼還沒來。)”看著張德貴走近,依靠在裝甲車擋泥板上的同伴大聲抱怨到。說話這位的製服臂膀上有三根折線,是工部局華人巡捕裡少有的“沙展”上士)巡長。
以往在工部局巡捕房擔任上士巡長的,大都是印度裔錫克族巡捕。歐洲戰爭爆發之後,有不少公共租界的印度巡捕受到高額薪水和福利的吸引,加入了正在上海僑民圈子裡征兵的英軍錫克步兵營。因為巡捕房高層普遍不信任日本裔巡捕,於是那些印度巡捕留下的職位缺口,全都用西捕和華人巡捕給填上了。
四零年五月下旬,那個錫克步兵營從上海登船前往歐洲,支援英國本土的抵抗作戰,結果運載部隊的運輸船在南非海岸線附近,遭到了一條德國遠洋潛艇的攻擊,最終全船上下隻有四個荷蘭裔船員幸運逃生,剩下的人不是死於溺水,就是喪命於南非當地特產的大白鯊之口。
讓人感到荒謬的是,由於這些人是部隊臨時征募的,人員名單還沒有在倫敦的陸軍部進行存檔登記,而部隊攜帶的人事文件也都隨著運輸船沉入海底,結果到最後連一份詳細可靠的陣亡名單都拿不出來。事後不少印度家庭聲稱自己的親屬就在那條船上,要求獲得英國政府的撫恤,但卻拿不出任何官方的書麵文件可以作為證據。
老實說這些人裡有些確實是陣亡者親屬,但也有不少是想要乘機詐上英國政府一把的,因為政府部門無法對其加以辨識,於是索性就拒絕了所有類似的請求。英國陸軍方麵隻對軍隊檔案裡登記過的人員家屬發放了陣亡通知書和撫恤金,其餘人等一概按照失蹤平民來處理,因為這些人參加軍隊前已經辭職,連英國雇傭的巡捕都不是了。
“還有半個小時,早著呢。”張德貴從煙盒裡抽了一支卷煙遞了過去。
“冊那,還要半格鐘頭?風次得寧誇凍僵特了。艸,還要半個小時,風吹得人都快凍僵掉了。)”巡長接過香煙,從口袋裡掏出一隻鋼殼的打火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