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六章閱兵序幕)
柏林最近一次舉行的大型國際性活動,還是一九三六年的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記得在那次載入曆史的開幕式上,希特勒並沒有發表任何演說,他刻意的保持低調,為德國糊上一層和平友善的麵膜。納粹黨表現出的溫和與禮貌,麻痹了不少歐洲媒體和政客。
那一屆奧運會是歐洲輝煌年代的最後一抹餘暉,僅僅四年之後,一切美好都毀滅於鐵與火。
再說希特勒當時也真的沒啥可說的,因為除了那一堆納粹主義的陳詞濫調之外,前元首肚子裡實在也沒有太多的存貨。
如今徐峻站在檢閱台上,代表著雄霸歐洲的德意誌帝國,他所表現出的姿態必須符合他身負的角色。
考慮到某些來賓的身份,徐峻也不能表現的過於高調跋扈,誌得意滿是勝利者的特權,但是如果因此傷害到聯盟諸國之間的關係,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所以徐峻在演講中刻意避開了一些比較敏感的區域,比如關於法國與英國的戰役,他隻在言辭中模糊的一筆帶過,反而極力讚揚了雙方將士表現出的忠誠與勇敢,語氣異常的誠懇,讓在場的特使們非常感動。
丹麥派出了現任王儲弗雷德裡克王子為首的代表團,丹麥王室和內閣正在努力的改變以往對德國所持有的態度,並且極力想要謀求雙方的友誼與合作。
丹麥的問題說起來很簡單,他們失去了大部分的國家黃金儲備,戰爭又嚴重破壞了作為經濟支柱的農牧養殖和漁業,各項物資儲備都已經見底,除了全麵倒向勝利者之外,他們如今已經無路可走。
比利時由新任首相萊昂.德格雷爾親自領隊,帶來了一個一百六十人的龐大訪問團,當然其中隻有少數人有資格出現在貴賓台上。
比利時王室在戰時全員被俘,雖然名義上得到了釋放,但實際上依舊處於半軟禁的狀態,這次的盛會是沒辦法參與了。
荷蘭女王返回了國內,這位頑固的老太太終於接受了戰敗的事實,因為已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接受她和她領導的“流亡政府”了。
其實在英倫戰役還在進行時,她和她的流亡政府之間,就已經接連爆發了數次激烈的爭吵。女王想要帶著王室成員與政府撤退到加拿大,隔著大西洋繼續領導荷蘭國內的抵抗力量。
但是她的大臣們顯然有另外的打算,他們認為如果連英國都無法戰勝德國,那麼繼續頑抗下去是一種極端愚蠢的行為。他們認為要為荷蘭人民的未來負責,應該嘗試與德國人展開合作。
結果就在短短一周之內,荷蘭流亡政府連續換了四任“首相”,失去議會和內閣的製約,女王的權力獲得了最大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