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腹地出現一個共產主義政權,協約國怎麼可能容忍這種事情,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發生,這已經不是抽協約國的臉麵了,簡直是在挖這群資本主義列強的祖墳。
但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協約國在戰爭中也損失慘重,國內民眾的反戰情緒高漲,加上還有大量的戰爭紅利等待清理,幾大列強已經沒有能力與精力,再發起一場旨在顛覆一個國家政權的戰爭了。
雖然他們自己無法上場,但是可以找代理人上,於是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得到了協約國的縱容與支持,以執行協約國的邊境劃分協定為理由,對匈牙利本土展開了戰爭行動。
此時舊匈牙利皇家陸軍已經被整編成了匈牙利紅軍,在基層士兵中傳播革命思想之後,部隊暫時獲得了高昂的士氣。與此同時,匈牙利人還得到了意大利左翼力量的物質支持,於是在初期的作戰中,他們成功擊退了同樣脫胎於舊奧匈軍隊的捷克斯洛伐克陸軍,甚至把戰線一度推進到了波蘭邊境。
感覺捷克斯洛伐克根本就是一個茶幾,純粹是為了削弱奧匈帝國的工業能力而人為製造出來的國家,建國之後就沒有一次戰爭是正麵打贏的。
匈牙利人收拾完一群戰五渣之後,自信心開始急劇膨脹,他們無視協約國發出的停戰要求,掉轉頭鉚上了東麵的羅馬尼亞人。
此時匈牙利人打羅馬尼亞人純粹出於民族主義情緒,已經和共產主義什麼的完全沒有關係了,他們想要借此機會一舉就搞定這群百年死敵。
匈牙利人集中了大量的地麵部隊,其中不乏舊奧匈帝國時期的精銳,他們集中了上百門重型火炮以及與其配合的空軍轟炸部隊,甚至還調來了僅有的五列裝甲列車助陣。
相比之下羅馬尼亞當時的情況相當的糟糕,雖然名義上是戰勝國的一員,但是國土遭到了同盟國的反複蹂躪,甚至還被迫與同盟國簽訂了《布加勒斯特條約》當時羅馬尼亞國土被占領大半,俄國爆發革命使他失去了唯一的後援,隻能被迫與同盟國單獨媾和,割地賠款並且重新組建親德內閣。)雖然隨後他們在戰爭結束的前一天,重新向奧匈帝國宣戰,但之前的行為已經成為無法抹去的汙點。
協約國也沒有過於苛責羅馬尼亞人,他們當時遭到了同盟國與蘇聯的兩麵夾擊,做出妥協也算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在戰爭末期羅馬尼亞搶占了馬紮爾人占三成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這直接成為了羅馬尼亞與匈牙利戰爭的導火索。
為了保住僅有的戰果,羅馬尼亞重新征募了已經退役的前陸軍士兵,雖然算不上是精銳,但也全都是參加過一戰,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老兵。
同時羅馬尼亞還獲得了英法等國支援的大量物資與武器,加上與死敵匈牙利開戰,部隊會自動暴漲百分之三百的士氣。
彆看一戰時羅馬尼亞人被奧匈和德軍來回吊打,但在這次與匈牙利人的戰爭中,羅馬尼亞軍隊一個個人如虎馬如龍,竟然在對抗匈牙利人的同時,還擊退了從敖德薩開來的蘇聯紅軍,簡直剽悍的一塌糊塗。
最終蒂薩河邊一戰,因為匈牙利共產黨的國內政策觸動了大批資產階級和貴族地主的權益,引發了霍爾蒂上將為首的大批高級將領的不滿,匈牙利軍隊的主力拒絕繼續作戰,站在對抗羅馬尼亞軍隊最前線的,此時隻剩下最忠誠的匈牙利誌願兵和共產黨員,結果匈牙利紅軍寡不敵眾全麵潰敗,羅馬尼亞軍隊跨過了蒂薩河,接著一舉占領了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隨即全麵洗劫了這座城市。
很徹底的完全字麵意義上的洗劫,據說那時候羅馬尼亞人拿走了所有能拿走的東西,就連痰盂都沒有放過,這成為了匈牙利人心中永遠的屈辱和傷痛,也是二戰時布達佩斯戰役會打得如此血腥慘烈的原因之一。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就此垮台,前後隻存在了一百三十三天,庫恩.貝拉逃亡奧地利,他在當地被捕,隨後又被釋放,最終投奔了老大哥蘇聯。
此公在一九三九年十一月三十日在蘇聯集中營裡被處決,罪名是“反蘇托洛斯基分子”以及“潛入蘇維埃的德國間諜”。
再次戰敗的匈牙利隻得在巴黎凡爾賽召開的“協調會”上,簽下了喪權辱國的《特裡亞諾條約》,這也成了匈牙利在此後全麵倒向德國的主要誘因,因為失去百分之七十的領土和百分之六十的人口之後,憑借匈牙利剩下的力量是不可能奪回失去的一切的,隻有借助某個列強的力量,才能完成馬紮爾民族的終極複仇。
而想要對抗小協約國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組成的以維護凡爾賽和約為目的的軍事聯盟)以及他們的後台英法,納粹德國是匈牙利人眼中唯一的希望。
但是讓匈牙利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弱雞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吞並也就罷了,你羅馬尼亞平時不是挺牛叉的嗎,怎麼一轉眼也跟在德國後麵喊起老大來了,明明是我先的好不好。
ps:謝謝大家的支持,今天狀態還不錯,所以提前更新了。
!adv3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