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峻不想在這種節骨眼的時候冒險,德國在戰略上需要一個內部穩定的巴爾乾,至少在未來四年內不會發生激烈的社會動蕩。
維持南斯拉夫各族之間永久的和睦,根本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讓他們安穩上一兩年時間,這倒還在德國目前的能力範圍之內。
如果東線戰爭爆發,南斯拉夫作為歐洲軍事同盟的一員,不可能將自己置身於事外。
因為一旦匈牙利遭到蘇軍的入侵,緊鄰的南斯拉夫將變成一條天然的戰略防線,阻擋蘇軍向巴爾乾半島南部滲透的兵鋒,而蘇聯紅軍參謀部也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
一旦南斯拉夫遭到蘇軍入侵,那麼徐峻就安心等著看好戲上演吧。
曆史上南斯拉夫之所以殺成一團亂麻,那是因為德軍摧毀了全國各族都認可的王國政府,趕走了名義上的國王共主雖然民眾不滿但還是認可其王權的),直接撕開了幾個民族之間的簾布,同時故意挑起民族仇恨的緣故。
曆史上南斯拉夫的內戰比抵禦侵略者的外戰更加血腥百倍,由德國扶植的克羅地亞傀儡政府對境內的塞爾維亞族展開了殘酷的殺戮,與此同時塞爾維亞的武裝組織也對境內的克羅地亞平民展開了血腥報複。
兩族下屬的準軍事組織和遊擊隊。家庭衛隊、地方警衛隊乃至武裝平民,一旦遭遇就如同死敵一般,不打到其中一方潰散是絕對不會停手的,而且兩邊都有不留俘虜活口的習慣,被俘者通常會在遭受殘酷虐待之後,被勝利者用斧頭處決。
這種習慣造成了某些區域一旦戰鬥爆發,雙方往往會戰鬥到最後一息,情願自殺也不願舉手投降。
曆史上當東線戰爭爆發之後,內戰的隊伍裡又多出了南斯拉夫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於此同時斯洛文尼亞人的武裝家庭衛隊也粉墨登場,隨即幾乎每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族,都卷入了這場無可救藥的大混戰,因為理念上根本的矛盾,各方毫無妥協的餘地,所以也沒有什麼合縱連橫的可能性,硬是把南斯拉夫境內打成了一鍋雜燴粥。
在這場以遊擊戰為主的內戰中,各方力量都表現出了超常的冷酷,麵對敵方全都毫不留情,最終仇恨甚至延伸到了曾經幫助過對手的平民身上。
在這場種族內戰中死亡的戰鬥人員以及連帶被害的平民,其具體數量已經無法統計,因為數據在戰後遭到了各方刻意的掩蓋和修改,初步估計至少在三十萬人以上,而同期在巴爾乾地區死亡包括失蹤的德軍官兵,總數加起來都不到四萬人。
徐峻不可能再次打開這個巴爾乾魔盒,當然克羅地亞與斯洛文尼亞族裔也確實需要安撫,但是絕對不能因此去動搖南斯拉夫的社會結構,或許對那些族裔有些不公平,不過現在顯然不是進行社會結構改革的好時機。
保羅親王還算明白事理,他假借德國虎威在議會裡進行了一番連哄帶嚇的表演,成功說服了內閣和議會裡大部分的塞族元老,讓他們同意提高克羅地亞族裔在南斯拉夫政府和軍隊內部的地位和份額,但前提是克羅地亞人也必須停止在南斯拉夫境內所有的分裂活動。
作為對保羅親王的支持,徐峻允諾德國不會對克羅地亞人的政治訴求提供任何形式上的支持,不過同時他也表示會將南斯拉夫克羅地亞族裔至於第三帝國的保護之下,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因他們之前行為,進行可能的報複行動。
這一係列協議等於給雙方都吃了一顆定心丸,塞族不用再擔心德國會顛覆王國政權,克族則獲得了一個足夠強悍的靠山,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時代。
至於斯洛文尼亞人,最難搞的兩個都不吭聲了,他們要有什麼感到不滿的,完全可以站到前台大聲說出來啊。
南斯拉夫步兵的單兵素質普遍不錯,不管是塞爾維亞人還是克羅地亞人,莽起來完全不輸給那些俄國毛熊,隻要加以科學且嚴格的訓練,同時給予他們足夠精良的裝備,這些人或許會是歐洲最好的山地輕步兵。
南斯拉夫基礎建設在歐洲屬於相當落後的,雖然也有一些優秀的工程,比如著名的“塔拉河穀大橋”電影《橋》的原型),但其境內大部分的道路都已經陳舊落伍。
山區公路大都還是夯土碎石路麵,雖不至於一到雨季就化為泥潭,但是卻也限製了重型裝備的行動。
同時南斯拉夫境內橋梁的承載能力也是一個問題,和歐洲大部分舊式橋梁一樣,這些大橋通常最高隻能承載三十噸左右的重量,甚至很多僅能供二十噸級的車輛通行,這對於原本輕武裝的南斯拉夫軍隊是足夠用了,但是此時卻限製住了他們的裝備水平。
在德國暫時無力投入當地基建的情況下,德國此時連本國橋梁的加固工作還未徹底完成,隻能把這些問題交給南斯拉夫當地的工程隊了,完成這些工程將需要耗費一大筆資金和物資,如果南斯拉夫王國政府無法搞到足夠的貸款,可能連如期開工都辦不到。
統帥部給南斯拉夫皇家陸軍第一裝甲旅準備的是法國霍奇基斯公司生產的h35坦克,首批三百二十輛已經送到貝爾格萊德,正在德軍顧問的幫助下組建起一個標準坦克團。
統帥部下一步的計劃是等到官兵熟悉使用這些新裝備後,就把這支部隊調往南斯拉夫邊境各省進行適應性訓練,並儘快製定出符合當地作戰環境的戰地條令和裝備使用手冊出來。
這些裝甲單位的長途機動,不可能依靠公路行軍與車輛運輸,最合適的方式是利用南斯拉夫還算合格的鐵路係統,雖然南斯拉夫鐵路無法與歐洲幾個發達國家相比,但在巴爾乾地區也算是首屈一指了。
南斯拉夫的鐵路係統,最早從奧匈帝國時代就開始發展,至一戰後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二十年代就建成了薩格勒布至貝爾格萊德的鐵路,著名的東方快車就是沿著這條鐵路橫穿過南斯拉夫,隨後進入保加利亞境內的。
徐峻不指望在短時間內就能夠看到這些整訓的成果,他隻希望在東線戰爭爆發時,南斯拉夫能夠完成戰爭準備,並如約加入歐洲聯盟的戰鬥序列。
ps:謝謝大家的體諒,今天大章奉上,求票。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