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早,是誰呢?
打開門一看,門外已經聚了好幾個身著草綠色軍裝的同誌了。
“沐陽同誌,昨日聽君一席話,吾宛如醐醍有灌頂!使我清涼頭不熱!”
站在最前麵的就是劉再生了,他今天沒有穿那件亂糟糟的工作服,倒是穿了正正經經的軍服,打了武裝帶,顯得非常精神。
“呃……似乎打擾到你了,要不我們先出去會?”
劉再生有些不好意思,他也不知道地方上八路軍作息如何,畢竟製度是靈活的,完全看敵我形式。
“我已經起床了,如何?”
“好好好,我給你?介紹一番?”
“哦?早就聽聞我晉察冀有大量不世人才,仰慕已久。”
“這是張珍,他以前在北平輔仁大學讀的化學係。”
“這是張方,他以前就讀於齊魯大學物理係,是拿到貧寒研究生獎學金的能人呢!”
“這是李猛,也是燕京大學的高材生。”
“……”
除了李猛這個身懷機密的地下黨員他隻是簡單介紹之外,沐陽聽他講了幾分鐘,這才知道原來屋外站著的已經是晉察冀文化程度最高的那一批人了。
最高,沒有之一。
他們大部分是畢業於平津、唐大專院校,有的是留日、留法勤工儉學的,也有抗大的學生。
其中甚至還有日後從事兩彈一星研究、領導華夏科技工作的人才,即使其中大部分人沐陽都不認識,但也不妨猜測他們日後的輝煌成就。
看到這裡沐陽心裡便有些感慨,要不是他自修過一段時間的大學無機化學和有機化學,或許今天跟他們搭話的機會都沒有。
畢竟到了幾十年後,當代大學生所學習的知識也不過是上個世紀的,也就是現在的知識罷了……等到那個時候,想要熬出頭,大學畢業之後就必須考研究生,不是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那就不可能引領高新技術的發展。
…
一堆現世裡掌握最高技術的高材生們,即使是路上散步的時候,嘴裡都還掛著化學和物理的知識不放。
“沐陽同誌,你所說的用大缸來製硫酸,這真的有可行性嗎?”
“這?”
沐陽回想著鉛塔法的工作原理,其實他學化學已經是數年前的事情了,他曾嘗試過考研,但因為自己太懶,沒有學進去。
“鉛室法製硫酸……本質上是就是用硝做媒介,硫磺晉省倒是可以找到的,可硝石這東西你們打算怎麼辦?”
沐陽不是軍工部的人,老首長也沒讓他入軍工部工作,隻是協助這些高知識分子,有些事不太好介入。
“硝?”
劉再生笑了笑。
“硝當然有,雖然沒找到什麼硝石礦,但我們可以讓老百姓每家每戶都熬硝,我就不信冀中那麼多戶人家,一個月也熬不出一點硝來!”
“也對……我們八路軍背靠廣大人民群眾。”
“那?你們找老匠工定製定製那大缸,采用大小適中、瓷釉均勻的大缸,再用鉛管子連起來嘛?”
管子用鉛製的、和大缸用鉛製,兩者是不同的,100根管子所需要的的鉛或許還沒一個反應室消耗來得多,直接建造巨大的反應室,那得需要多少的鉛啊?
“是啊,我們真是這麼想的!同誌你看看,符不符合你的心意?”
張珍遞給沐陽一張大紙,沐陽打開一看,上麵竟然就是缸塔的設計圖,前有脫硝塔、後有吸硝塔的工業設備。
一個晚上就設計出來了?這是什麼速度?
不過這隻是示意圖而已,隻是很粗糙的草圖。
“差不多,不過裡麵的填料怎麼辦?外國佬建造鉛室,究其原因就是這氣相反應之後,生成物要過很久才會變成液滴落在下麵。不然他們也不用建造那麼大的鉛室,還要好幾個同樣的鉛室了。”
幾個高知識人才對視一眼,心道這小同誌果然是懂行的,就這專業術語就不是半路出家的人能輕易融會貫通的。
“那怎麼辦?”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